民孽实自作,所赖天公仁。
何时见秋穫,如山筑高囷。
布种(bù zhǒng)的意思:种植作物,比喻种下根基或培育事物。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膏泽(gào zé)的意思:指帝王的恩泽,也指天降甘露滋润万物。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粳稻(jīng d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纯正,无可挑剔。
腊雪(là xuě)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尤指腊月降雪。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嚣嚣(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喧闹或嘈杂。
坐视(zuò shì)的意思:袖手旁观,不采取行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闵雨》,主要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句“腊雪不濡土”写出了冬季积雪深厚,但未能融化滋润土壤,暗示春季干旱。次句“春风吹早尘”进一步描绘春风虽起,却带起了尘土,显示出气候干燥。诗人关注到东吴地区种植粳稻的重要,提醒人们要尽早播种以应对可能的旱情。
“千里方嚣嚣”描绘出广袤土地上因干旱而人心惶惶的情景,“坐视膏泽屯”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和无奈,因为雨水(膏泽)迟迟未至。诗人认为农民的困苦源于自身的延误,但也寄希望于天公的仁慈,期待秋天能有丰收。
最后两句“何时见秋穫,如山筑高囷”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渴望,希望能看到硕果累累的场景,粮食堆积如山,足以装满粮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农业生产的忧虑。
短篷如凫鹥,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