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髯张作,清于月夜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老到(lǎo dào)的意思:指人经验丰富,思维敏捷,能够机智地解决问题或应对各种情况。
力能(lì néng)的意思:指有能力,有实力,有力量。
七子(qī zǐ)的意思:指七个儿子。
三巴(sān bā)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脸上有三道明显的皱纹,通常出现在额头、眉毛之间和眼角,表示年纪大、经历丰富。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汰沙(tài shā)的意思:汰沙是指通过筛选和淘汰,去除掉不好的、不合格的事物,保留下优秀的、合格的事物。
无疵(wú cī)的意思:没有瑕疵,完美无缺
有力(yǒu lì)的意思:力量充沛,有能力,有影响力。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 注释
- 髯张:古代文人的一种别称,可能指有胡子的人,也指诗人的名字。
曹思:可能是历史上某位著名诗人的名字,这里代指诗人。
三巴:古地名,泛指今四川一带,这里是说杜甫的足迹。
有力能推拉:形容诗人的才情出众,能影响他人。
无疵可汰沙:没有任何缺点可以挑剔,赞美诗人的完美。
文潜:可能是诗人的别名或尊称。
霜露老蒹葭:比喻诗人的经历丰富,如经受过岁月的磨砺。
- 翻译
- 我倾听髯张的诗作,如同清夜的胡笳声。
曹思是七子之一,杜甫曾游历到三巴之地。
他的力量强大,能推动拉扯,没有瑕疵可以挑剔他的才华。
文潜的遗训犹在,如同经霜的芦苇,坚韧而沧桑。
- 鉴赏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怀与哲思。
"我听髯张作,清于月夜笳。" 这两句以听闻古代名将髯(liú)张李势的军乐为起始,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清澈明净的意境。月夜中的笳声显得格外清脆,传达了诗人对于远古英雄事迹的向往。
"曹思先七子,杜老到三巴。" 这两句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和地点:曹操与他的“七子”(指的是他及其子孙在文学、军事上的成就),以及唐代诗人杜甫途经的“三巴”地区(今重庆市一带)。通过这些历史文化的点缀,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学养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有力能推拉,无疵可汰沙。"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能力与品质的表达,强调个人的力量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也强调在选择上必须无瑕,不能有任何过失。
"文潜遗论在,霜露老蒹葭。"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文潜(即方回本人)的文学成就和个人品格的自我肯定。霜露意指岁月的流逝,而“老蒹葭”则象征着经历风霜后的坚韧不拔,显示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与品性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独立不羁的情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
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
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
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
无媒归别业,所向自乖心。
闾里故人少,田园荒草深。
浪翻全失岸,竹迸别成林。
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吟。
眠云终未遂,策马暂休期。
上国劳魂梦,中心甚别离。
冰封岩溜断,雪压砌松欹。
骨肉嗟名晚,看归却泪垂。
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
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
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
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
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
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
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
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
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唐·许棠】无媒归别业,所向自乖心。闾里故人少,田园荒草深。浪翻全失岸,竹迸别成林。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吟。眠云终未遂,策马暂休期。上国劳魂梦,中心甚别离。冰封岩溜断,雪压砌松欹。骨肉嗟名晚,看归却泪垂。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0167c69a38408d0912.html
题汧湖二首
偶得湖中趣,都忘陇坻愁。
边声风下雁,楚思浪移舟。
静极亭连寺,凉多岛近楼。
吟游终不厌,还似曲江头。
陇首时无事,湖边日纵吟。
游鱼来复去,浴鸟出还沉。
蜃气藏孤屿,波光到远林。
无人见垂钓,暗起洞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