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仙洲新亭熹名以昼寒紫微张公为书其额判院刘丈乃出新句辄次高韵二首·其二》
《仙洲新亭熹名以昼寒紫微张公为书其额判院刘丈乃出新句辄次高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悄茜非人境,寒蝉夏已稠。

阳崖素雪,午扇怯清秋。

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

赏心不厌,仙梦肯来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妙墨(miào mò)的意思:指写作、绘画等方面的技艺非常高超,出类拔萃。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赏心(shǎng xīn)的意思:指欣赏心灵的美好,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素雪(sù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暇的雪,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无可挑剔。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阳崖(yáng yá)的意思:阳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阳光照耀的崖壁。它用来形容阳光明媚、光明正大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洲新亭在昼寒紫微之下的独特景象与氛围。首联“悄茜非人境,寒蝉夏已稠”,以“悄茜”形容环境的静谧与超凡脱俗,与人间形成对比;“寒蝉夏已稠”则巧妙地将夏日的蝉鸣与寒冷的气氛结合,营造出一种奇异而清冷的意境。

颔联“阳崖惊素雪,午扇怯清秋”,进一步展开画面,阳崖上的积雪仿佛在炎炎夏日中显现,令人惊讶;而午后的凉风,似乎让手中的扇子也感受到了秋天的临近,暗示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转。

颈联“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表达了人们对新亭美景的共同赞叹,认为其美之至,值得用妙笔记录下来,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敬仰。

尾联“赏心元不厌,仙梦肯来游”,点明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之情,无论赏心多少次都不觉得厌倦,甚至渴望能像仙人般前来游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仙洲新亭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饮汪氏庄

芜秽贫家产,悲伤过客魂。

野翁谈废坞,邻竖入颓垣。

石鼎烧松叶,瓷罂藉竹根。

那堪对摇落,寒日下孤村。

(0)

宴魏子园亭二首·其二

近市林依宅,丛生桂插天。

偶来大隐地,高咏小山篇。

萝暝云归洞,篁疏月到筵。

花间迷出处,须仗主人前。

(0)

有感

万事不复理,此生从所之。

自知心匪石,谁念鬓成丝。

得失事非偶,驰驱数已奇。

虽然罢通籍,饱饭亦恩私。

(0)

宴曾氏园亭即事遂成艳曲二首·其一

宾客醉华堂,情亲向曲房。

佳人牵架蔓,稚子搦池杨。

风起青蘋末,云生锦石傍。

勿云天日暮,银烛散朱光。

(0)

奉荅富顺王殿下二首·其二

国自荆藩析,书从孔壁传。

瞻天蒙肺附,朝海切心悬。

宾从思梁苑,精诚感洛川。

晚来风稍劲,吹月晕生圆。

(0)

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其一

画舸经黄国,肩舆访白云。

雪行沙草湿,风坐圃梅芬。

轩冕非吾意,凫鸥本自群。

无烦谈世事,杯酒但论文。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