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十馀里,携筇始可寻。
壁暗苔争长,阶荒草乱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开篇“一上十馀里,携筇始可寻”表达了到达这个地方的不易和远离尘世的宁静。山形三面环合,林影四边浓密,营造出一种深藏不露的神秘氛围。“壁暗苔争长,阶荒草乱侵”则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力量对人造物的占领,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沧桑。
诗人在“凭高独览处,烟霭满衣襟”中表达了自己登高望远的孤寂情怀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状。这里的“独览”和“满衣襟”都极力渲染了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对话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厚,通过对山势、林荫、古寺废墟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暂的深刻感悟。
公诗纪生日,实始山中作。
客聂、谢朱、萧,唱酬夕飞爵。
筑堂面大江,文笔峰崿崿。
自号曰文山,姑写山中乐。
于时军国事,平章付秋壑。
茫茫天下计,铁铸六州错。
浮沉一麾守,山居未能廓。
白雁渡江来,皋亭北风恶。
嗟公困奔走,百折志不弱。
辛苦立二王,海滨足难托。
流涕赴燕时,哀歌日光薄。
指南与吟啸,两集未零落。
屡吟初度诗,乾坤声寂寞。
四年五章在,俯仰感今昨。
即今为公寿,宁止陈杯杓。
华表倘归来,请赋南飞鹤。
十年走吴越,万里行幽燕。
射策屡不售,剩有空囊悬。
一官落儋耳,渡海轩吟肩。
官卑人自高,学正斋乃偏。
炎天不飞雪,寒在先生毡。
松醪酌椰瓢,持以酹三贤。
此时诗益佳,骨格殊苍然。
岂惟吟土风,民瘼尤拳拳。
平生稷契怀,自信穷益坚。
曰归曾几时,世界屡变迁。
颇闻炎海中,奇甸垂蛟涎。
灶鼍不可梁,欲济何能前?
故山久栖迟,将老诗人间。
一卷聊自娱,堂堂惜流年。
手热海南沉,烟结郁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