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曹刘(cáo liú)的意思:曹刘是指曹操和刘备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成语“曹刘”常用来表示两个人或团体之间的对立或敌对关系。
春闱(chūn wéi)的意思:指科举制度中的春季考试,也泛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飞章(fēi zhāng)的意思:指急件、紧急信件。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皇州(huáng zhōu)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之地,比喻权力高度集中、统治严密的地方。
寄应(jì yìng)的意思:指借助某种事物或情况来预示或象征另外一种事物或情况。
嘉谋(jiā móu)的意思:指高明的计谋和智慧的决策。
将领(jiàng lǐng)的意思:将领指的是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或军事领导人。在引申意义上,将领也可以指代具有领导才能和影响力的人。
较量(jiào liàng)的意思:指两方或多方相互竞争、比试、争斗。
解头(jiě tóu)的意思:解开难题或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窍门。
金殿(jīn diàn)的意思:形容建筑华丽富丽,金碧辉煌。
李杜(lǐ dù)的意思: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也可以泛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人物。
秋赋(qiū fù)的意思:秋天的赋诗或赋文,形容文采华美、情感深沉的作品。
取应(qǔ yìng)的意思:取得应有的报答或回应。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王门(wáng mé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家族或门第。
英勇(yīng yǒng)的意思:形容勇敢无畏,毫不怯懦的精神状态。
应王(yìng wáng)的意思:指应对王者的才智或应对权贵的能力。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中辍(zhōng chuò)的意思:指中途停止、中断。
倜傥(tì t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非常出众,豪放不羁。
作解(zuò jiě)的意思: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领风骚(lǐng fēng sāo)的意思:引领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
- 注释
- 倜傥:形容人风度翩翩,才情出众。
皇州:指京都,皇帝所在的朝廷。
王门:指贵族或权贵之家。
解头: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将领风骚:形容诗文才华出众。
春闱:春季举行的科举考试。
秋赋: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
金殿制科:皇宫中举行的特殊科举考试。
章句:古文中的一段或一句,此处指文章。
嘉谋:好的计策或策略。
- 翻译
- 一位潇洒才子震动京城,寄望王府考试夺魁首。
他的文采风流比肩李白杜甫,英勇气概逊于曹操刘备。
春日科举突然中断,秋季考试也会暂停。
他期待金殿选拔,献上精妙文章寻求良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皇州的生活和心境,通过“倜傥”一词可见其不羁的性格。"寄应王门作解头"则是说他将自己的诗赋送给应王以示敬意,同时也是一种文学上的交流。接下来两句“将领风骚推李杜,较量英勇让曹刘”表明诗人对于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以及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都有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学自信与批评眼光。
“春闱有诏俄中辍,秋赋随时亦暂休”则是说在春天的时候,有皇帝的诏令而中断了学习,而到了秋天,则随时写作但也不长久。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与学业之间关系的体会,以及对时间流转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金殿制科思取应,远飞章句问嘉谋"这两句则是说在宏伟的宫殿中,诗人思考着如何能够应对科举考试,而“远飞章句”则表明其文学才华横溢,同时也在询问他人对于自己作品的高见。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其个性、文学抱负以及对于时事的关注。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一种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映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木慈乌图
昔年堂前树好时,清阴为盖临轩池。
深根不撼地维定,夜夜慈乌来哺儿。
飓风一夕捲土至,吹得堂前树憔悴。
树叶落地乌以飞,乌雏哑哑啼不去。
雏欲为乌报含食,长天茫茫海云黑。
安得扶桑千丈枝,风吹不动乌宁翼。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