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九》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九》全文
明 / 归有光   形式: 七言绝句

半遭锋镝逃生,一处烽烟处处惊。

得民间犹笑语催科且喜一时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得民(de mín)的意思:得到民心,赢得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锋镝(fēng dí)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尖锐而刚烈,有力而有冲击力。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民间(mín jiān)的意思:指不属于官方、宗教或学术界的,而是属于普通民众传承、创造的事物或活动。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逃生(táo shēng)的意思:指逃避危险、脱离险境的行为。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难与复杂情感。首句“半遭锋镝半逃生”,形象地展现了战乱中人民的生存状态,一半是面对战争的残酷直接威胁(锋镝,比喻战争的刀剑),另一半则是为了生存而四处逃亡。这种描述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之深,不仅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也承受巨大压力。

接着,“一处烽烟处处惊”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氛围。烽烟不仅在一处地方升起,而是遍及四方,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紧张和不安。这句诗通过“处处惊”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后两句“听得民间犹笑语,催科且喜一时停”则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人们仍然能发出笑声,展现出生活的韧性与乐观。这里的“笑语”不仅仅是简单的欢笑,更是一种对苦难生活的无奈接受和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同时,“催科且喜一时停”则反映了战乱期间政府的某些措施得以暂时停止,给百姓带来了一时的安宁与解脱,体现了战争对社会管理秩序的冲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百态,既有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揭露,也有对人性光辉的赞美,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
朝代:明   字:熙甫   籍贯:江苏昆山   生辰:1506~1571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你喜欢

三国志魏书九首·其八管宁

辽海西归雪鬓空,自甘牢落故园中。

汉臣惟有杨彪在,几杖承恩入魏宫。

(0)

前汉书十七首·其十七王昭君

风沙容易老朱颜,飞梦犹能度汉关。

若使单于终保塞,肯教胡马下阴山。

(0)

卢郎中感交

旦夕历城闉,旷远聊骋目。

北顾邯郸道,南指太行麓。

燕赵昔名疆,贤哲竟驰逐。

亭幛绝烽烟,雁门居李牧。

秦人屡西却,良将称马服。

边鄙多侠气,慷慨遗芳躅。

天步属艰难,邦家遂倾覆。

浮云蔽旧京,中原力谁戮。

羁旅及幽并,滥竽縻薄禄。

朽株岂栋梁,弱萝依灌木。

宽租愧汉倪,鸣弦思鲁虙。

惓惓怀良俦,何以托心曲。

(0)

送客

漠漠蒹葭烟水清,碧空初有雁来声。

村墟贳酒不成醉,何限沧江送客情。

(0)

白范江

舟楫翠烟中,鸡犬丛篁里。

洞口有渔人,飞花莫随水。

(0)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无复御铅华。

逝水有西泛,狂夫那忆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