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棘锄茅径始开,客衣轻露洒珠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帝台(dì tái)的意思:指帝王的宝座或王位,也用来比喻权力、地位高而崇高的位置。
浮世(fú shì)的意思:指现世、尘世,也指人世间的繁华喧嚣和变幻无常。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难行(nán xíng)的意思:指事情难以进行或难以实现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攘攘(rǎng rǎng)的意思:形容人群拥挤、喧嚣不安的样子。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难(shì nán)的意思:指世间的困难、灾难。
树果(shù guǒ)的意思:指果树上的果实,比喻种植物所结的果实。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遥看(yáo kàn)的意思:从远处观察,不能近距离接触或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蔺州寨进入向堡的旅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伐棘锄茅径始开”,生动地描绘了开辟道路的过程,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开拓精神。接着,“客衣轻露洒珠来”一句,通过露珠轻洒衣裳的细节,营造出清晨清新凉爽的氛围,也寓意着旅途中的清雅与宁静。
“云中细入仙人境,天际遥看白帝台”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云雾缭绕之中仿佛进入了仙境,远处的白帝台则成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象征。
“树果垂垂秋色老,山猿攘攘暮声哀”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树上的果实逐渐成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而山中的猿猴在黄昏时分发出哀鸣,既增添了环境的凄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行穷浮世难行路,故国沧洲未得回”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旅途中,面对难以逾越的困难,诗人感叹于无法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乡愁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百载耆硕,集曾胡纪阮为大成,世奉之如泰斗,慨自遗弓天上,攀髯竟遂孤忠,忧国到弥留,一片精诚告当扆;
四世交亲,惟道义事功相敦勖,复申之以婚姻,回忆运甓斋中,抵掌纵论朝局,并时谁继起,十年尽瘁障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