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门闻盗兴,烈炬燃通衢。
盗当知我贫,肯为留此居。
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
家虽托南巷,屋火书亦无。
今者坐穷寂,顿觉双眼孤。
夜梦亦惊枕,忧心梗难舒。
《忆书》【宋·郑刚中】先子晚漂泊,家藏无全书。屋壁零落者,雨坏鼠窃馀。余生苦嗜古,葺治十载逾。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下自予从学,笔力之传留。蓄积稍浩浩,签牌渐疏疏。去门闻盗兴,烈炬燃通衢。反覆窃自计,萧然一先庐。茅茨盖空壁,下无金与珠。盗当知我贫,肯为留此居。方更埋书帙,显号缄锁鱼。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家虽托南巷,屋火书亦无。万古圣贤语,随烟入空虚。所聚忽消散,肠热唯惊呼。吾怜衰蹇身,视人百无如。每幸对黄卷,白日聊自娱。今者坐穷寂,顿觉双眼孤。夜梦亦惊枕,忧心梗难舒。大虑废文字,寖久成顽疏。未免伴畦丁,冥然荷犁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067c6e57662f98354.html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笔力(bǐ lì)的意思:指写作或书法的技巧和能力。
传留(chuán liú)的意思:传承流传下来
从学(cóng xué)的意思:指通过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取知识、经验。
大虑(dà lǜ)的意思:指大事考虑周详,思虑深远。
大父(dà fù)的意思:指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辈分的父亲。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反覆(fǎn fù)的意思:来回重复,反复进行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家藏(jiā cáng)的意思:指在家中收藏着的珍贵物品,也可以比喻个人秘密或隐私。
缄锁(jiān suǒ)的意思:指紧闭、严密封闭。
惊呼(jīng hū)的意思:惊讶地大声叫喊或发出叹息声。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空壁(kōng bì)的意思:指空无一人的房屋墙壁,比喻没有人居住或没有人经营的地方。
犁锄(lí chú)的意思:指耕犁和锄头,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烈炬(liè jù)的意思:指燃烧得非常旺盛的火焰,比喻热情高涨、充满激情的事物。
邻里(lín lǐ)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的关系,也泛指周围的人或社会关系。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冥然(m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中平静,没有丝毫杂念。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葺治(qì zhì)的意思:修补和治理。
畦丁(qí dīng)的意思:指农田中划定的一块块小地块,比喻人的职责、工作范围或社会地位。
签牌(qiān pái)的意思:指在牌匾、墙壁等上面刻写或绘制文字,并加以标识、告示或宣示的行为。
全书(quán shū)的意思:指具备全面、完整知识的书籍或资料。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嗜古(shì gǔ)的意思:对古代文化、历史、艺术等有浓厚兴趣和热爱。
手泽(shǒu zé)的意思:手中的好运或财富
鼠窃(shǔ qiè)的意思:指小偷窃盗,也比喻行为卑鄙、不光明正大。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书帙(shū zhì)的意思:指书籍的数量很多或者指读书的人很有学问。
衰蹇(shuāi jiǎn)的意思:衰落困顿、陷入困境。
锁鱼(suǒ yú)的意思:指人为了捕捉鱼类而设置的陷阱或设备。
顽疏(wán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执拗固执,不易改变。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屋壁(wū bì)的意思:指房屋的墙壁。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无全(wú quán)的意思:没有完整、全面
显号(xiǎn hào)的意思:显露出真实的身份或信息。
先子(xiān zǐ)的意思:指先前的事情或者先前的人。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消散(xiāo sàn)的意思:消散指的是事物逐渐散去、消失或消散。
蓄积(xù jī)的意思:积累、储存
忧心(yōu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担心、忧虑的样子。
余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剩余的一生,也可以指人生的最后阶段。
沾濡(zhān rú)的意思:指被染上或沾染上不好的事物,比喻与坏人或坏事有关联。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自娱(zì yú)的意思:自己娱乐自己,自我消遣
自计(zì jì)的意思:自己计算,自作聪明。
自大(zì dà)的意思:指一个人自以为了不起、厉害,看不起别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忆书》,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中书籍遭受火灾的沉痛回忆和感慨。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先辈们积累的书籍在风雨和鼠害中残破不堪的情景,诗人自己则苦于对古籍的热爱,花费十年时间整理修复。然而,一场大火将这些心血付之一炬,连同家中的财物一起化为乌有。
诗人反思,虽然贫穷,但盗贼或许会因为他的清贫而放过书籍。然而,现实却是火势蔓延,连邻里的房屋也遭殃。书籍的损失让诗人深感悲痛,尤其是那些圣贤的教诲也随之消散,只剩下空虚和哀叹。他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只能以读书为乐,如今却陷入贫困和孤独之中,连梦境也充满了忧虑。
最后,诗人担忧书籍的传承中断,自己可能变得愚钝无知,只能与农夫为伍。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书的失火,寓言了知识文化的毁灭,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鸴鸠抢榆枋,枯鱼过河泣。
鹏鲲九万里,此岂汝所及。
丈夫志古人,绝世而独立。
远游马蹄穿,高卧剑锋涩。
其初所抱负,固自高嶪岌。
安能与儿曹,俯首就维絷。
君看折腰趋,孰若举手揖。
芝老尚可餐,修门戒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