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岂燕中侠,谈多稷下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袂(bǎ mèi)的意思:指好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相互帮助的情谊。
都亭(d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商议事务的地方。也可指聚会、会议等场合。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稷下(jì xià)的意思:稷下是指稷山下,原指齐国的稷山下,后来泛指学问渊博的地方或学府。
偏亲(piān qīn)的意思:指对某一方偏袒或亲近,偏袒某一方。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少别(shǎo bié)的意思:少别指的是分离或离别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就能再次见面。
兕觥(sì gōng)的意思:兕觥是指祭祀时所使用的兽觥,比喻庆祝或宴会的场合。
下人(xià rén)的意思:指低下的身份、地位或职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夜相聚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首句“少别已三载”,点明了分别的时间之长,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接着,“都亭把袂新”一句,通过“新”字强调了这次相聚的喜悦与不同寻常,仿佛是久别重逢的激动时刻。
“兕觥飞莫算”中的“兕觥”是一种古代饮酒器,这里借指酒杯,形象地描绘了酒宴上的热闹场景,而“飞”字则生动地表现了酒杯传递之快,以及饮酒畅饮的氛围。“鸾烛坐偏亲”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温馨与亲密,鸾烛象征着吉祥与幸福,坐在烛光下的亲朋好友,更显其情谊深厚。
“歌岂燕中侠,谈多稷下人”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聚会中既有豪放不羁的侠士之风,也有深沉博学的学者之气,体现了聚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后,“上林花事早,能几醉芳春”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暗示了相聚的短暂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夜聚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美好,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于遵道
东南钜都会,龙虎形桓桓。
文献萃其间,群方耸听观。
之子邦之彦,高情寄儒冠。
词林被膏润,华实美以完。
筮仕司纠录,官与毡俱寒。
坐忘粱肉味,甘此苜蓿盘。
斋居谢宾客,灯窗夜漫漫。
道契三古心,笔意宗孟韩。
秩满动行色,送别江之干。
西风吹白云,心目遥生欢。
相期敦古道,力行谅非难。
勖哉追前修,万里高飞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