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身入幻,味物海东丞。
秋杳云俱化,霄虚鸟不胜。
花于情未尽,山有目先登。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秋日杂诗二十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寓居他乡三年,身处异境的心境。首句“三年身入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如梦的感慨,暗示了生活的虚无与变化。接下来的“味物海东丞”可能是指在海外任职的经历,暗示漂泊异乡的生活状态。
“秋杳云俱化”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云雾消散,万物归于寂静,暗含诗人对自然的深深体悟和超脱心境。“霄虚鸟不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空灵之感,连飞翔的鸟儿也似乎难以承受这份高远而寂寥的天空。
“花于情未尽,山有目先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和山以情感和生命,表达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凝视和留恋。最后两句“一室粗能理,随时可曲肱”,诗人表示自己虽身处简陋居室,但心态平和,随时都能随遇而安,抱朴守真,体现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
卓卓声名,英英人物,翠壶肯暂遨游。
与君聚散,鸿雁自春秋。
位置六曹上客,挥洒处、文彩风流。
莼鲈好,故乡人梦,留不住东州。
骅骝。
从此去,嘶鸣北向,志气悠悠。
指燕台路近,唾手公侯。
料想春风得意,醉眠韦杜最高楼。
天付与,男儿事业,姓字覆金瓯。
野亭驿路,尽是寻幽客。
水曲山隈浩无极。
见松荒菊老,岁晏江空,摇落尽、几点南枝消息。
天寒云淡,月弄黄昏色。
绰约真仙藐姑射。
占得百花头上,积雪层冰,捱不去,只恁地皑皑白。
问广平心事竟何如,纵铁石肝肠,也难赋得。
秋光如此,摧落堪嗟,菊颖正新黄。
对远山如画,残霞似缕,淡淡烟光。
怪得数声喜鹊,好语绕山墙。
报道黄华使,载酒登冈。
回望碧云深处,凛绣衣霄汉,玉斧光芒。
况幕中二客,辣手试风霜。
看醉蘸龙蛇键笔,借时人、脍炙齿牙香。
侬才薄,如何七步,急就成章。
山阴文会才三日,怀阵迹都如扫。
郁郁葱葱,融融溢溢,和气偏薰瑶草。
春光未老。
便撒放莺花,收回梨枣。
醉咽霞浆,寿星侧畔神仙岛。
墙屏翩翩学子。
总芝兰玉树,映入娟好。
德耀新归,子平毕娶,来岁掌珠可抱。
名缰利锁。
任禄食千钟,位登八座。
贵不如闲,与儿郎自效。
农乐丰年,击坏西东,千仓腐红。
正火剂漫山,丹青炫转,朱华冒水,云锦缤纷。
钟秀燕山,分付壶峤,郁郁葱葱初度辰。
人争道,卿云甘露,毓瑞储精。
公余玉尘纶巾。
远赛过唐贤辈行人。
看笔军扫阵,羊欣给役,诗工缀锦,王翰求邻。
咀嚼群经,搜罗百史,办下功夫日日新。
东泉水,愿永沾学海,混混涯津。
留京师,左以与之。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纷纷,萧瑟轮,是谓卿云。
卿音庆,轮音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