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赤壁(chì bì)的意思:指战国时期楚汉之间的著名战役,也泛指智勇激烈的战斗。后来成为形容局势紧张、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场面。
楚路(chǔ lù)的意思:指楚国的道路,比喻行走的路途或人生的道路。
椽笔(chuán bǐ)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用来写作的笔。
登天(d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物上升至极高的地方或达到极高的境界。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矶头(jī t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两岸或湖泊的边缘。
荆楚(jīng chǔ)的意思:指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也用来表示楚地。
君侯(jūn hòu)的意思:指封建时代的高级官员,也泛指有地位、权力的人。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诗准(shī zhǔn)的意思:形容诗词的准确精细。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铜鞮(tóng dī)的意思:指军队的旗帜或军事行动的指挥旗帜。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绣衣(xiù yī)的意思:绣衣是指绣制的衣物,比喻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的东西。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准备(zhǔn bèi)的意思:指准备得十分周到、万无一失。
赤壁矶(chì bì jī)的意思:指一种险峻的地形,也用来比喻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椽笔(rú chuán bǐ)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绘画技艺高超,字迹或画线如同椽子一样粗大。
相如檄(xiàng rú xí)的意思:指相互之间相互攻击或互相诋毁,形容内部不团结,相互矛盾。
- 注释
-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
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
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
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
檄:檄文,即告示。
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
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
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
休:不要。
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
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要:请。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铜鞮:铜鞮在今湖北襄阳。
陌上:田间。
古代规定,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
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正:正值,正当时。
相忆:相思;想念。
- 翻译
-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君莫要流泪伤心,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为友人李正之即将赴任蜀地而作的送别词。词中以“蜀道登天”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蜀道的艰险,以此寄寓友人此行的艰难。接着,“一杯送、绣衣行客”,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离别的不舍。
“中年多病,不堪离别”流露出词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伤。接下来,词人借诸葛亮北伐和司马相如出使之事,寄寓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行责任重大。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赞美友人才华横溢,鼓励他以豪情壮志书写蜀地的功绩。词人进一步宽慰友人,不必因儿女情长而落泪,因为他将能够用诗歌描绘荆楚的风土人情和庐山的美景。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描绘了蜀地的壮丽景色,同时暗含历史典故,增添了词的厚重感。结尾处,“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以冬日梅花盛开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希望即使千里之外,也能彼此铭记。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友人蜀地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细腻的词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吴春园上舍《松阴采芝图》
亭亭青松色,韶华记旖旎。
耸干争雪霜,苍古竟如此。
读书老秋根,拾芥鄙青紫。
小隐杏林间,生意殊可喜。
种芝聊自怡,采之伴兰芷。
同学少年中,回首玉葭倚。
好春不我驻,鬓发各相视。
君有延龄方,将从问圭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