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鹤楼怀古》
《黄鹤楼怀古》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百尺阑干瞰水隈,吕岩遗迹半荒苔。

檐飞晓日天应近,门锁春风昼不开。

夏口波光将绿绕,汉阳树色送青来。

箫吹彻还惆怅不见仙人骑鹤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骑鹤(qí hè)的意思:指人们追求长寿和不老的愿望。

日天(rì tiān)的意思:指非常厉害、极其强大或极为恶劣的程度。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送青(sòng qīng)的意思:送别、送行

天应(tiān yìng)的意思:指天地应合,事理顺遂,形容事情顺利如意。

夏口(xià kǒu)的意思:指夏天的江河水口,也比喻一个地方的繁荣和热闹。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箫吹(xiāo chuī)的意思:指吹箫的声音,比喻美妙动听的音乐声或歌声。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象与历史感。首联“百尺阑干瞰水隈,吕岩遗迹半荒苔”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鹤楼的高耸与周围环境的荒凉,吕岩遗迹的荒苔暗示了历史的沧桑。颔联“檐飞晓日天应近,门锁春风昼不开”通过晨曦与春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暗示了黄鹤楼的幽深与远离尘嚣。颈联“夏口波光将绿绕,汉阳树色送青来”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通过波光与树色的描绘,展现了黄鹤楼周边的美丽风光。尾联“紫箫吹彻还惆怅,不见仙人骑鹤回”表达了诗人对仙人已逝、黄鹤楼不再有仙人骑鹤归来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黄鹤楼的历史韵味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寄陈器之

昨者见君才顷刻,满马尘埃面黧黑。

自言别家春欲阑,归意如飞留不得。

玉鞭挥折手成胝,一日到家驰四驿。

今朝得书一何喜,酌酒烹鸡税征轭。

自言山城无与乐,坐看飞花良可惜。

手携妇子口吟诗,文字挥毫便千百。

醉歌昌谷和我吟,锦囊旧句无颜色。

怜君潦倒谁复省,场屋十年名烜赫。

嗟我春来亦何事,饱食高眠度朝夕。

帘前相对但有山,坐上清谈更无客。

逼眼花光罗绮眩,照人酒色琼瑶白。

风光似此宁可忍,酩酊高歌卧花侧。

平生结友事遨游,未省流年守山僻。

强欢独饮岂所乐,舍此无谋慰愁寂。

思君一笑何可得,王事有程身有役。

堂南柳条争著叶,繁李夭桃落如积。

请看春物能有畿,坐见清和变炎赫。

须期载酒对东风,及此残花尚堪摘。

(0)

丽春

蓬蒿眼已熟,收拾到阿丽。

徒分色黄白,未害格妾婢。

争妍知不足,出刺以自卫。

上有寒梅枝,春霜一憔悴。

(0)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二张子房

谋臣何处不知名,谁与留侯敢抗衡。

筹下兴亡分楚汉,幄中谈笑走韩彭。

惧诛老将争枭首,高卧成功更养生。

戡乱直须希世哲,乘时儿女漫纵横。

(0)

春日书事

虫飞丝堕两悠飏,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数棂窗日挂空堂。

(0)

嘉禾百咏·其七十四寂照庵

寂灭跏趺地,灯光照四时。

高僧穿地脉,此意少人知。

(0)

南乡子.送客过余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

相并细腰身。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入塞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