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虞 氏 兄 弟 宋 /王 安 石 一 身 兼 抱 百 忧 虞 ,忽 忽 如 狂 久 废 书 。畴 昔 心 期 俱 丧 勇 ,此 来 腰 疾 更 悉 虚 。久 闻 阳 羡 安 家 好 ,自 度 渊 明 与 世 疏 。亦 有 未 归 沟 壑 日 ,会 应 相 近 置 田 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家(ān jiā)的意思:指安定下来,建立家庭或定居。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乘虚(chéng xū)的意思:利用对方的虚弱或疏忽,进行攻击或取得优势。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废书(fèi shū)的意思:指没有价值、没有用处的书籍。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会应(huì yīng)的意思:指人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应对,能够灵活应变。
田庐(tián lú)的意思:指农田中的小屋,比喻贫寒简陋的住所。
相近(xiāng jìn)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阳羡(yáng xiàn)的意思:指人物志向高远、品德高尚,能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忧虞(yōu yú)的意思:忧虞是指忧愁担忧的心情,形容内心忧虑的状态。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自度(zì dù)的意思:自行判断、自我评估
- 翻译
- 身心承载着众多忧虑,我仿佛疯狂般许久不读书。
昔日的勇气和决心都已消磨,这次腰痛又加重了虚弱。
长久听说阳羡是个安居的好地方,自己也觉得像陶渊明那样与世隔绝。
即使有朝一日回归自然,也会在附近找个安静的居所。
- 注释
- 一身:全身。
兼抱:同时承受。
忧虞:忧虑。
忽忽:恍惚。
如狂:像发疯一样。
久废:长时间停止。
畴昔:往昔。
心期:心中的期望。
俱丧:全部丧失。
腰疾:腰部疾病。
乘虚:加重虚弱。
阳羡:古代地名,今江苏宜兴一带。
安家:安居乐业。
自度:自我衡量。
渊明:陶渊明,东晋隐士。
未归:未来回归。
沟壑:指死亡。
日:日子。
置田庐:购置田地房屋。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题为《寄虞氏兄弟》。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承担着重重忧愁,心情激荡,如同狂风一般,长时间未能静下心来写作。这不仅反映了王安石个人的心理状态,也象征着他面对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畴昔心期俱丧勇, 此来腰疾更乘虚。"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过去的抱负和勇气如今已所剩无几,而现在又遭受身体上的困扰,尤其是腰部的疾病,让他的身心都感到虚弱。
"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 这两句诗中,王安石提到他长期听闻虞氏兄弟在阳羡(今江苏宜兴)生活安稳,而自己则感到与世俗的隔阂,引用了古代高士魏晋时期的隐逸渊明(即嵇康),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向往。
"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 最后两句诗则透露出诗人虽然目前尚未能够脱身世俗,但心中仍然有着归隐田园的愿望,并希望与虞氏兄弟在不远的将来能相聚于田园之中。
整首诗通过王安石个人生活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理想人生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