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在伯于学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在 伯 于 学 中 宋 /赵 蕃 晓 出 城 南 日 映 光 ,水 烟 横 堆 树 烟 长 。多 闻 政 欲 从 君 语 ,造 请 宁 能 遣 我 忙 。胜 可 作 亭 摅 意 匠 ,醉 因 种 竹 试 传 方 。规 摹 岂 止 衡 山 小 ,安 得 高 歌 题 屋 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闻(duō w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各种信息。
高歌(gāo gē)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规摹(guī mó)的意思:规范、模仿。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横截(héng jié)的意思:横截指的是横向切断、阻止或打断对方的行动或计划。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摅意(shū yì)的意思:摅意是指全面理解和领会某个事物的意义和内涵。
岂止(qǐ zhǐ)的意思:不只是,远不止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意匠(yì jiàng)的意思:指艺术品、建筑等的设计和装饰。
造请(zào qǐng)的意思:指请人帮忙或请人做事。
- 翻译
- 清晨出门向城南,阳光照耀水雾弥漫。
听说政务想听您言,拜访岂会让我忙碌不堪。
美景足以筑亭抒发心意,醉酒种竹尝试分享心得。
规划岂止局限于衡山小景,何时能高歌一曲题写屋梁。
- 注释
- 晓:清晨。
映:照耀。
水烟:水雾。
树烟:树木上的雾气。
政:政务。
欲:想要。
造请:拜访。
宁:岂。
忙:忙碌。
胜:美景。
亭:亭子。
摅:抒发。
醉:醉酒。
竹:竹子。
规摹:规划。
衡山:著名的山。
小:小景。
安得:怎能。
题:题写。
屋梁:屋檐或屋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过在伯于学中》。诗人清晨出门,阳光洒满城南,水面蒸腾的雾气横贯林间,显得格外宁静。他渴望听取在伯的政见,表示即使忙碌也会前来请教。诗人借景抒怀,设想如果能在此地建亭以舒展胸臆,还计划种植竹子以尝试某种方法。他感叹这里的景色胜过衡山,表达了想要高歌一曲,将此美景留在屋梁上的愿望。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学舍环境的喜爱和对交流的期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