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调笑令·其一效韦应物体》
《调笑令·其一效韦应物体》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古调笑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蒻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鱼(bái yú)的意思:指没有经过烹调的鱼肉,也比喻没有经过磨砺、锻炼的人。

长笛(cháng dí)的意思:指长而狭窄的笛子,比喻言辞犀利、直截了当。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酒(hóng jiǔ)的意思:指美酒佳肴,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美好。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裳衣(cháng yī)的意思:指衣袖长而宽松的衣服,比喻言行举止不拘束、自由自在。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调笑令·其一》。诗人以渔父为题材,通过简洁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渔人生活画面。"渔父,渔父"的呼唤,仿佛在唤起读者对渔翁悠闲自在生活的想象。"江上微风细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暗示着渔夫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青蓑黄蒻裳衣",青色蓑衣和黄色草鞋,形象地描绘了渔夫朴素的装扮,体现了他的简朴和自然。"红酒白鱼暮归",则描绘了渔夫傍晚满载而归的场景,酒和鱼是他的收获,也象征着生活的满足和乐趣。

最后两句"归暮,归暮",重复强调,表达了渔夫归家时的满足和期待,以及笛声的响起,增添了悠扬的诗意,让人感受到渔夫生活的闲适与惬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淡雅,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苏轼对渔人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玉峰塔下别天如

经过便听塔铃声,谁解消魂此日情。

客为谭深催别暮,船随潮便报帆轻。

偶因怀友重凭槛,悔不看山再入城。

二十馀年芳草寺,隔查相望水盈盈。

(0)

义兴作

独将长剑倚秋空,不道荆溪亦路穷。

问我姓名惟应马,向人衣袂指归鸿。

烟蒸晓岫全笼碧,霜入疏林欲变红。

行子已谙摇落意,未妨身世有墙东。

(0)

寄怀朱宗鲁大医

忆昔都城醉故人,暌㩦二十四回春。

心随明月长飞梦,目断停云欲怆神。

藏室书成周柱史,丹箴笔纪汉宫臣。

何时得副还山望,芝草琅玕共采真。

(0)

沔县道中

此地重来倍忆家,野桥风景望中赊。

田田春水船船月,步步旗亭岸岸花。

选胜可能容我往,寻幽空复向人誇。

自惭官长非坡老,解道江山似永嘉。

(0)

寄云城知已

琵琶洲畔白云城,红树千行隔短亭。

尘迹自悲衣欲化,故交谁复眼长青。

江空木落雁初度,院小灯残酒半醒。

终夕相思不相见,碧山寒月照疏棂。

(0)

题安分轩图

一室萧然万虑忘,幽栖真似斛斯庄。

春晴野涧多藜藿,秋晚山田足稻粱。

待富却惭居易拙,送穷应笑退之狂。

看君已在羲皇上,老去从教白发长。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