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粲粲(càn cà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耀眼。
晨霞(chén xiá)的意思:指早晨时分,太阳初升时,天空出现的红霞。比喻事物刚开始展露美好的迹象。
初景(chū jǐng)的意思:初次看到的景象或者刚开始的景色。
俯矜(fǔ jīn)的意思:低头看不起别人,自以为高人一等。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荷花(hé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或文化修养深厚。
洪源(hóng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绛府(jiàng fǔ)的意思:绛府是指古代绛州的州府,也用来比喻官僚集团或权贵家族的势力范围。
金母(jīn mǔ)的意思:指母亲的金钱,也指母亲的财产。
琳宫(lín gōng)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居所。
凌晨(líng chén)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时刻,即清晨的时候。
母家(mǔ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原籍或祖籍。
区中(qū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处于中间位置的地方或状态。
倏歘(shū xū)的意思:形容事物迅速、快速的移动或变化。
无邪(wú xié)的意思:无邪指人心纯洁无私,没有丝毫邪恶之意。
嬉游(xī yóu)的意思:指玩耍游乐。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羽盖(yǔ gài)的意思:羽毛覆盖,形容光彩照人。
玉华(yù huá)的意思:指美玉,也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真气(zhēn qì)的意思:
(1).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唐 王维 《贺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危,僵仆无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气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指刚正之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胸中既无真气蟠,笔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吴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肃 评:“缠绵呜咽,全是一团真气。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为佳。”
(3).特指帝王的气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秦王 时在座,真气动户牖。”中士(zhōng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中级军士,也用来比喻居中地位的人。
灼烁(zhuó shuò)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也指才华出众、光彩照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思无邪(sī wú xié)的意思:指人心思纯洁、无私正直,没有任何邪恶的念头。
- 注释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木,常指日出之地。
诞初景:诞生之初的美景。
羽盖:指如羽毛般的云彩或华丽的伞盖。
凌晨霞:清晨的朝霞。
倏歘:快速、忽然的样子。
西域:古代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泛称,这里可能指代遥远的仙境。
金母家:指神仙西王母的居所,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地。
碧津:清澈的水潭。
湛:深而清的样子。
洪源:广阔的水源,比喻深远的本源。
灼烁:光彩夺目、明亮的样子。
敷:铺开,此处指荷花盛开。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青琳宫:用青色宝石装饰的宫殿,象征仙境的辉煌。
粲粲:鲜明、光亮的样子。
玉华:玉质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真气:纯净的灵气,仙气。
溢:充满而流出。
绛府:红色的仙府,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自然:自然而然,不做作。
思无邪: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俯矜:低头怜悯,表示同情。
区中士:人世间的人们。
夭浊:寿命短促且生活浑浊,比喻人间的苦难和不纯净。
嗟:叹息。
- 翻译
- 在扶桑诞生之初的灿烂景色中,羽状的云彩如同清晨的彩霞般绚丽。
忽然间我来到了遥远的西域,在神仙金母的家中嬉戏游玩。
清澈的绿水深潭源自洪流,耀眼的光芒中荷花盛开。
辉煌的青色宝石宫殿闪耀着,灿烂地排列着晶莹的玉花。
纯净的灵气洋溢在红色的仙府中,自然而然地让人摒弃一切邪念。
低头怜悯人世间的凡人,他们生活短促且充满浑浊,实在令人叹息。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仙境之美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灵动飘逸、宛转深邃的画面。开篇“扶桑诞初景,羽盖凌晨霞”让人联想到太阳神话中的扶桑树,它在东海生长,每日升起迎接朝霞,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而“倏歘造西域,嬉游金母家”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情怀,其中“西域”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有超凡脱俗的寓意。
接下来的“碧津湛洪源,灼烁敷荷花”描绘了一幅清澈见底的水景图,水中盛开着荷花,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也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煌煌青琳宫,粲粲列玉华”则是仙界壮丽的建筑,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这些仙宫玉阙更加生动鲜活。
诗句中的“真气溢绛府,自然思无邪”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之境界的追求。最后,“俯矗区中士,夭浊良可嗟”则是对世间俗士的赞叹与惋惜,他们虽然身处尘世,却能保持一份超脱和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山水、宫阙建筑的描绘,以及对自然顺应、道家修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
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
初非人磨砻,真是天剞劂。
形模如圭长,颜色逾玉洁。
巨细皆晶荧,表里俱洞澈。
或疑普贤化,谁得昆吾切。
太阳一照曜,神光时发越。
诚宜置宴坐,相伴修白业。
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