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
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即将爆发的边疆景象。开篇“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两句,设定了战乱频仍的北方边境之景,朔野(边塞)上的烟尘滚滚代表着战争的烽火连天,而“天军又举戈”则显示出战事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
接着,“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了紧迫而沉重的心情。阴冷的风在傍晚时分变得愈加急促,加之秋季本就带有肃杀之气,这里则更添几分战事中的血腥味。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两句,则是对荒凉边塞景色的描绘。树木凋零,鸟类栖息于残草之中,而道路冻结如同河流,形象地展现了边疆的萧瑟与孤寂。
最后,“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汾阳城(即今山西省太原市)缺乏后继之人,而“羌虏肯先和”则透露出边疆民族间的不稳定关系,他们是否愿意寻求和平,这一切都增加了战乱的可能性。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景象、自然环境及民族关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紧张而又沉郁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