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萧 二 唐 /戴 叔 伦 拟 向 田 间 老 此 身 ,寒 郊 怨 别 甚 於 春 。又 闻 故 里 朋 游 尽 ,到 日 知 逢 何 处 人 。
- 注释
- 拟向:打算。
田间:田野。
老此身:度过余生。
寒郊:寒冬的郊野。
怨别:离别之愁。
甚于春:更胜春天。
故里:故乡。
朋游:朋友。
尽:都已离去。
到日:到那时。
知逢:遇见。
何处人:什么样的人。
- 翻译
- 我打算在田野间度过余生,寒冬的郊野中离别之愁更胜春天。
又听说故乡的朋友都已离去,到那时又能遇见什么样的人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送萧二》,通过对比春天与寒冷郊野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情。诗中的“拟向田间老此身”表明诗人希望像农夫一样,在田间安度晚年,而“寒郊怨别甚于春”则描绘出比春天还要冷酷的别离之苦。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借代,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又闻故里朋游尽”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故乡朋友聚会已尽的无限哀伤。最后,“到日知逢何处人”则是表达诗人在朋友离别之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茫茫人海中寻找旧友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深切哀愁,以及对未来命运的迷惘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往时江总宅,近在青溪曲。
井灭非故桐,台倾尚馀竹。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蒲柳亦竞时,冥冥一川绿。
方坻最所爱,意谓可穿筑。
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
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
更能适我愿,中水开茆屋。
鬼营诛荒梗,人境扫喧黩。
濠鱼净留连,海鸟暖追逐。
岂无方外客,于此停高躅。
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
蚕眠忽欲老,一个未言速。
当缘东门水,尚涩南浦舳。
吾庐虽隐翳,赏眺还自足。
横陂受后涧,直堑输前渎。
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碧筒递舒卷,紫角联出缩。
千枝孙峄阳,万本毋淇澳。
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
尚复有野物,与公新听瞩。
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
虾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读。
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
耘锄聊效颦,缔搆行可续。
荒乘傥不倦,一昼敢辞卜。
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烦促。
寄声与俱来,荫我台上谷。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宋·王安石】往时江总宅,近在青溪曲。井灭非故桐,台倾尚馀竹。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蒲柳亦竞时,冥冥一川绿。方坻最所爱,意谓可穿筑。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更能适我愿,中水开茆屋。鬼营诛荒梗,人境扫喧黩。濠鱼净留连,海鸟暖追逐。岂无方外客,于此停高躅。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蚕眠忽欲老,一个未言速。当缘东门水,尚涩南浦舳。吾庐虽隐翳,赏眺还自足。横陂受后涧,直堑输前渎。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碧筒递舒卷,紫角联出缩。千枝孙峄阳,万本毋淇澳。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尚复有野物,与公新听瞩。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虾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读。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耘锄聊效颦,缔搆行可续。荒乘傥不倦,一昼敢辞卜。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烦促。寄声与俱来,荫我台上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67c68ff85703051.html
化城阁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钟声。
百里见秋毫,搆云有高营。
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
俛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
大江蟠㠌根,旋流自成浪。
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
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汉上。
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回向。
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
拥掩难恕宥,意欲铲叠嶂。
登临独无语,一望一怊怅。
忽忆少年时,孤屿坐题诗。
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
题仪真致政孙学士归来亭
彭泽陶潜归去来,素风千岁出尘埃。
明时俊老心无累,故里高门子有才。
更作园林负城郭,常留花月映池台。
却寻五柳先生传,柴水区区但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