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七 录 事 赴 虢 州 唐 /岑 参 早 岁 即 相 知 ,嗟 君 最 后 时 。青 云 仍 未 达 ,白 发 欲 成 丝 。小 店 关 门 树 ,长 河 华 岳 祠 。弘 农 人 吏 待 ,莫 使 马 行 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河华(hé huá)的意思:形容河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美丽动人。
后时(hòu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的时候。
华岳(huá yuè)的意思:指华山和岳阳两个名山,比喻名山大川。
马行(mǎ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速度快。
农人(nóng rén)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朴实的人。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人吏(rén lì)的意思:指官员或工作人员。
使马(shǐ mǎ)的意思:指利用手段或策略,使马奔驰飞跃,比喻善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事物的发展。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云仍(yún réng)的意思:云彩依然飘动,形容事物依旧不变。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最后(zuì hòu)的意思:
◎ 最后 zuìhòu
[final;posteriormost;last;ultimate;utmost] 在时间或次序上在所有其他的后面,最末
最后通牒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 翻译
- 年少时我们就已相识,感叹你最终的时光。
还未实现青云直上的志向,白发却已如丝般滋长。
小店旁老树依门而立,大河畔华山庙静默无语。
弘农的官民都在等待,别让马儿行进得太慢。
- 注释
- 早岁:年轻的时候。
相知:相互了解,成为朋友。
嗟:叹息,感慨。
最后时:生命的晚期或结束之时。
青云:比喻远大的理想或显赫的地位。
仍未达:还没有实现或达到。
白发:年老的象征。
成丝:形容白发众多。
小店:小的店铺或旅馆。
关门树:可能指店门前的老树,象征时间的沉淀。
长河:长长的河流,这里或特指黄河。
华岳祠:华山脚下的祠庙,代表历史与文化。
弘农:古地名,这里代指某个地方。
人吏:当地的百姓和官吏。
待:等待,期盼。
马行迟:比喻行动不要拖延,应及时。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王七录事赴虢州》,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关切之情。开篇“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两句,言明与友人的早年结识以及现在分别时的心情。"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此行任务艰巨和时间紧迫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岁月匆匆,人生易逝的感慨。
以下几句“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则是具体描述朋友将要面临的旅途情景和对其离别时的心意。诗人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耽误。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未来安危的关心。诗中的景物和人物活动都被赋予了情感色彩,使得离别之情更加凸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献玉篇
端州城中驻黄屋,南海士人献双玉。
上言得自南海旁,渔人海上夜见光。
明晨网鱼鱼眼动,剖鱼得玉如玺方。
是时天子新御极,玉献满朝动颜色。
诏出此玉付玉工,琢成纽鼻蟠蛟龙。
篆作皇帝受命宝,髣髴传国玺与同。
我闻此玺秦世造,当时刀笔何精妙。
胡主驮入沙漠亡,亡国物存安足道!
帝王应运非偶然,中兴必有符瑞先。
玺亡沙漠胡运尽,玉呈南海天意旋。
小臣且收卞和泪,抃手恭陈献玉篇。
哀哉行
沙县昔富盛,苦遭墨吏虐。
开门揖义兵,如何反驱掠!
银铛遍郊原,旌帜塞城郭。
谁怜富家儿,出门行带索。
富人何罪辜,累累马前缚!
大麦死沟塍,抱饥不得获。
贾贩乘朱幡,倡优充铃阁。
王侯递称尊,笙歌相间作。
戎马百田间,居者自云乐。
如彼鱼游鼎,如彼鳦巢幕。
欲谏反见嗤,哀哉泪潸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