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华表(huá biǎo)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寰区(huán qū)的意思:广阔的地区,指整个世界或范围较大的地域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旧俗(jiù sú)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风俗习惯。
句曲(jù q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能够引人思考和理解的文辞。
开元(kāi yuán)的意思:开始,创立
匡山(kuāng shān)的意思:指纠正错误、改过自新,使人重新回到正道上来。
弭节(mǐ jié)的意思:指停止战斗或争端,和解或调停。
山峤(shān qiáo)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如同一座座高山。
尚存(shàng cún)的意思:仍然存在,尚未消失或灭亡
深窈(shēn yǎo)的意思:形容深邃、幽深
神霄(shén xiāo)的意思:指天空或极高的地方。
束发(shù fà)的意思:将头发束起来,不散乱。
水湄(shuǐ méi)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泰岱(tài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迈,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舞雩(wǔ yú)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也用来形容热闹、喧闹的场面。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窈窱(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深邃、幽深。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郁纡(yù yū)的意思:形容气氛或心情沉闷、压抑。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游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开篇“束发事远游,远游抵燕赵”,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年轻时即开始的长途旅行,首站便抵达了燕赵之地,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接着,“发轫越水湄,弭节匡山峤”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江河,最终到达了匡山的山脚,展现了旅途中的壮阔与艰辛。随后,“天目暂夷犹,句曲恣睇眺”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陶醉,仿佛在天目山和句曲山间流连忘返。
“南瞻泰岱崇,北涉黄河渺”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泰山与黄河,通过对比泰山的雄伟与黄河的浩渺,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紧接着,“太行正郁纡,济源深窈窱”则聚焦于太行山脉与济源的幽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遗风想悲歌,旧俗多质蹻”两句,诗人通过想象古代的悲歌与淳朴的风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接下来,“舞雩趾尚存,望海踪未杳”则以舞雩台和望海亭为载体,寄托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追忆与向往。
“城古有开元,柱在知华表”两句,通过描述古老的城池与华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最后,“驰驱历名奇,自觉寰区小”表达了诗人历经奇景后的内心感悟,意识到世界的广阔与自己的渺小。
“终作神霄游,超然谢羁绕”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神霄游”象征超越世俗的追求与理想,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束缚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远游途中的壮丽景色与深刻感悟,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情缅怀与对自由精神的热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