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公意(gōng yì)的意思:公正的意见或看法。
国言(guó yán)的意思:指国家的言论政策或国家的官方语言。
囊封(náng fēng)的意思:指将功绩、收获等都装进囊中封起来,不向外界展示。
阙下(què xià)的意思:指位于高处或重要位置的人物或事物。
它人(tā rén)的意思:指他人、别人。表示与自己无关的人。
太学(tài xué)的意思:指大学、学府,也泛指学问、知识。
天笑(tiān xiào)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罕见的奇特现象或令人惊讶的事情。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卧辙(wò zhé)的意思:指车马行进中突遇阻碍,不能再前进。
无隐(wú yǐn)的意思:没有隐藏,没有隐瞒。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愚儒(yú rú)的意思:指愚昧而顽固的儒家学者,形容对新事物保持固执的态度。
- 注释
- 已奏:已经呈上的。
囊封:装在袋子里密封的。
墨尚新:墨水还很新鲜。
小臣:地位较低的官员。
忧国:忧虑国家大事。
无隐:毫不隐瞒。
阙下:皇宫之下。
空:空置,无人。
太学:古代的最高学府。
路傍:路边。
卧辙:车辙中躺着,形容困苦。
遗民:流离失所的民众。
愚儒:无知的儒者。
天公意:天意,命运安排。
夭此人:使这个人早逝。
- 翻译
- 奏章已封,墨迹还新,再次呈现在简陋的书案前。
我这个小臣忧虑国家,直言无忌,仿佛上天般宽容的先帝不会生气。
皇宫之下,太学空置,无人举旗,路边车辙可见流离失所的百姓。
愚昧的儒生不明白天意,为何让他人长寿而让有些人早逝。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陈师复寺丞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于前代贤良遗风的怀念。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已经准备好呈递给君主的奏章,并且在私下也向长辈或师傅展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行为体现了作者作为小臣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作为小官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并且愿意直言而不隐瞒,即使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君主的不悦,但诗人相信先帝像天一样宽厚,能够理解并接受忠诚的批评。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废和萧条的景象,可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阙下(宫殿门前的高台)上空无人,原本应该举行各种仪式的地方现在变得冷清;太学(古代官立学府)门前也没有生机,路边的辙迹显示出很少有人走过,这可能暗示着教育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理解天道或者自然法则的感慨,同时也对生命无常表示出一种悲哀之情。"偏寿它人夭此人"可能是在反映当时社会中一些不公正现象,比如某些人能够享受较长的寿命,而另一些人却早早地离开了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古代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教育衰落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忧虑和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秋与门人周生陪谢明府及黄梁二广文祈神海上俯瞰大湖环视石壁漫有短述以纪其事四首·其三
锦石缤纷俨翠翘,神功天凿障秋潮。
云梯直下三千尺,铁缆斜牵五十条。
伏虎弯弓应错认,非熊垂钓可须招。
山童报道灵湫出,伫看甘霖下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