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博得(bó dé)的意思:获得,赢得
才知(cái zhī)的意思:只有经历过某种事情或者亲身体验过某种情况,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或者意义。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历险(lì xiǎn)的意思:历险指经历危险、险阻的经历或冒险行动。
谋生(móu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活而进行努力,谋求生计。
侨居(qiáo jū)的意思:指在国外居住或定居。
山店(shān diàn)的意思:指偏远的地方或僻静的地方。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烟霭(yān ǎi)的意思:指烟气和霭气,形容景物朦胧不清。
一壶(yī hú)的意思:指一壶酒,用来比喻一种特定的情感或境况。
竹炉(zhú lú)的意思:指人才或技能隐藏在平凡之中,喻指人才或技艺被埋没或未被重视。
- 鉴赏
这首《寓斋偶感》由清代诗人章鹤龄所作,描绘了诗人寓居异乡时的感慨与心境。诗中以“十年烽火满江干”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争连绵不断的景象,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接着,“何处侨居得少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在动荡年代寻求栖身之所的无奈。
“烟霭竹炉斜日暗,雪消村路朔风寒”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烟霭缭绕,竹炉散发温暖,斜阳渐暗,雪消之后的村路在凛冽的北风中显得格外寒冷。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
“谋生转笑携家惯,历险才知避地难”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艰辛和避难不易的深刻体会。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携家带口的迁徙已成常态,但真正面对危险时,选择避难却异常艰难。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切理解。
最后,“博得一壶山店酒,灯前高酌强为欢”以轻松的笔触收尾,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景。在远离家乡、生活困苦的环境中,一壶山店酒成为暂时的慰藉,诗人借着酒力,在昏黄的灯光下强颜欢笑,试图从困境中寻找到一丝安慰。这一幕既展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也透露出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整体而言,《寓斋偶感》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坚韧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