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武 林 追 忆 子 安 明 /皇 甫 汸 曾 见 褰 帷 向 越 城 ,非 关 为 吏 厌 承 明 。身 随 零 露 朝 先 尽 ,恨 落 江 潮 夜 未 平 。芳 草 不 传 池 上 梦 ,薇 花 犹 系 省 中 情 。湖 心 诸 寺 闻 题 遍 ,留 取 山 僧 护 姓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传(bù chuán)的意思:不传指不传颂、不传诵,表示不传播、不宣扬。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湖心(hú xīn)的意思:湖的中心部分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零露(líng lù)的意思:指早晨露水未干,形容时间很早。
留取(liú qǔ)的意思:保留、保存
褰帷(qiān wéi)的意思:指揭开帷幕,揭示真相。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省中(shěng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人中间能够节省开支、节俭生活的意思。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中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真正情况和内情。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汸的《武林追忆子安》表达了对友人子安的怀念之情。首句"曾见褰帷向越城"描绘了对子安曾经离开京城(越城指杭州)的回忆,"褰帷"形象地展现了他离去的身影。第二句"非关为吏厌承明"暗示子安并非因厌倦官场而离开,可能另有原因。
"身随零露朝先尽,恨落江潮夜未平"通过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子安如同清晨的露水迅速消逝,诗人内心对他的离去充满遗憾,如同江潮的起伏,夜晚也无法平息这思念之情。
"芳草不传池上梦,薇花犹系省中情"进一步深化了怀念,芳草和薇花象征着子安的踪迹和诗人的情感牵绊,即使在梦境中也难以寻觅,而子安在京城的记忆仍然萦绕心头。
最后两句"湖心诸寺闻题遍,留取山僧护姓名",诗人表示自己曾在西湖边的寺庙里遍寻子安的踪迹,并希望寺中的山僧能记住他的名字,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信州粮谣
信州粮,粮何艰,十钟一石万里间。
朝发钱王堤,暮过严子滩,柁尾白浪如银山。
朝渡兰溪州,暮泊龙丘湾,峻如牵车上鬼关。
督吏持檄夜如箭,布帆无风河水干。
去年粮船未及岸,今年又运八百万。
只知彼地荒,不知浙东天亦旱。
只知彼地饥,不知役户家无饭。
家无饭,侬莫愁,愿化铁骑为耕牛。
愿销锋镝为锄耰,战场辟作畎与沟。
壮士负戈荷甲归西畴,风雨时调禾黍秋。
禾黍不秋饭不足,浙东又移何郡粟?
和春愁曲
鹅黄柳枝扑轻雨,袅断新愁千万缕。
菱花倦拂琐窗间,吹得瑶笙杂莺语。
下床不受春风扶,伤春击碎青珊瑚。
香消玉散绣针涩,闲开五色双氍毹。
离恨难禁情未惬,那肯将心托红叶。
翠帷深护曲阑花,羞杀东家白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