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与鲜于柬之游池上已而辱三诗见示因次韵·其一》
《比与鲜于柬之游池上已而辱三诗见示因次韵·其一》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行脩竹林,爱此晚色净。

萧然清节,每见敢不敬

香闻遥风度阴过微月映。

川游未能,吁嗟子方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敬(bù jìng)的意思:对他人或事物不尊重或不恭敬。

川游(chuān yóu)的意思:指流水向下游去,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或人们的行为逐渐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敢不(gǎn bù)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肯定和赞同。

清节(qī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直,清廉节俭。

晚色(wǎn sè)的意思:指天色将晚,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

微月(wē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刚刚出来或者快要消失的时候,形状较小的月亮。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行脩(xíng xiū)的意思:指修行修养,特指修身养性、修行道德。

循行(xún háng)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行动或行进。

阴过(yīn guò)的意思:指坏事或不好的事情已经过去或已经解决。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注释
循行:漫步。
脩竹林:修长的竹林。
晚色净:傍晚的宁静。
萧然:清冷的样子。
抱清节:崇尚清高节操。
敢不敬:怎能不尊敬。
香闻:香气飘来。
遥风度:远处的风带来。
阴过:月光穿过。
渭川游:游览渭川。
未能:未能如愿。
子方病:你正生病。
翻译
漫步在修长的竹林中,我特别喜欢这傍晚的宁静。
我心神向往清高之节操,每当遇见你,怎能不心生敬意。
竹林的香气随风飘散,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微光。
我本想一同游览渭川美景,但遗憾的是,你此刻正身患疾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修竹林中,被傍晚时分的宁静和清雅所吸引。他欣赏着竹林的萧瑟景象,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高洁节操,对清高的精神深感敬仰。远处的竹香随风飘来,月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诗人遗憾自己未能如古人游历渭川,同时感叹好友鲜于柬之此刻身体不适。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友人健康的关切。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其一

篮舆兀醉出东门,赖有官舟为解纷。

流马木牛今已矣,其馀儿辈说三分。

(0)

临江仙·其一赠妓

十二峰前朝复暮,忽愁望断行云。

梦回江浦晓风清。远山思翠黛,蔓草记罗裙。

锦字织成千万恨,翻成第入新声。

幽期谁为反离魂。主人无浪语,狂客最钟情。

(0)

踏莎行·其二会宗园初见梅花

映竹幽妍,临池娟靓。芳苞先暖香初娠。

南枝微弄雪精神,东君早寄春音信。

奔月仙标,乘烟远韵。玉台粉点和酥凝。

从来清瘦可禁寒,为谁早把霞衣褪。

(0)

虞美人·其二

百花赶定东君去。知与花何处。阳春但更买花栽。

留住蜂儿蝶子、等君来。翠轻绿嫩庭阴好。

醉便眠芳草。春波如酒不曾空。

谁见东堂日日、自春风。

(0)

散馀霞

墙头花□寒犹噤。放绣帘昼静。

帘外时有蜂儿,趁杨花不定。阑干又还独凭。

念翠低眉晕。春梦枉恼人肠,更厌厌酒病。

(0)

赠禧上人

此寺昔荒寒,蠹黑相撑支。

世尊窘风雨,钟磬出茅茨。

吾祖过而慨,开橐为营之。

一旦黄金宫,突兀清江湄。

其徒则以安,其道犹远而。

吾游童且白,仅乃见此禧。

譬如蒿艾中,蔚然得江蓠。

昂藏老鹤骨,劲瘦寒松枝。

宴坐了无营,孤香对逶迤。

海涛走窗槛,江云翔屋楣。

全收眼界胜,阒与人境辞。

吾方迫远游,未可分清怡。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