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险千峰出,霜严万木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芜 城 古 台 宋 /释 保 暹 无 处 堪 高 望 ,城 边 上 古 台 。穷 秋 人 独 立 ,落 日 雁 空 回 ,地 险 千 峰 出 ,霜 严 万 木 摧 。迟 吟 不 能 下 ,满 眼 是 尘 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上(biān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或某个位置的旁边或附近。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地险(dì xiǎn)的意思:形容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容易出现危险。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穷秋(qióng qiū)的意思:形容秋季枯燥贫乏、无味无趣。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雁空(yàn k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排列整齐,像雁队一样有序前进。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登芜城古台》,作者为宋代僧人释保暹。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古老的城台上,无处可去寻找高处远眺,只能在穷秋之际独自站立。落日余晖中,大雁飞过却空无一物,显得孤独而寂寥。周围的环境险峻,群峰峥嵘,霜严使得树木凋零,景象凄凉。诗人沉吟良久,难以言表心中感慨,眼前尽是尘埃,反映出他对世事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凉而深沉的画面,寓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骤雨
午热弗可当,烦坐屡移床。
片云生西北,倏到天中央。
急点未洒风先来,阵云如墨雨云白皑皑。
倒峡倾江不足拟,匉訇滂湃纷萦回。
飒然爽气迫笋席,郁蒸炎剧安在哉。
雨堕无所为,点笔裁新诗。
黍高及稻下,勃长应无疑。
云霁天光漏,我诗亦已就。
东壁一弯悬綵虹,遥天剩几奇峰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