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园居漫兴·其二》
《园居漫兴·其二》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屋后万株花,垂杨拂岸斜。

野人遥指认,望见侬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侬家(nóng jiā)的意思:指对方的家庭,多用于表示对方的家庭情况或家庭成员的称呼。

望见(wàng jiàn)的意思:看到,目睹

遥指(yáo zhǐ)的意思:远距离指向,用手势或目光指向远处。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指认(zhǐ rèn)的意思:指认是指确定身份或确认某人或某物的真实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居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首句“屋后万株花”,开门见山地描绘了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万株花朵映衬着屋后的景致,既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暗示了园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不仅是一处物理空间的描述,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次句“垂杨拂岸斜”,将视线从高处的花朵转向低处的垂柳。垂柳轻柔地拂过岸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出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斜”字,不仅描绘了柳枝的姿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变迁。

接着,“野人遥指认”,通过一个观察者的视角,进一步拉近了读者与场景的距离。这个“野人”既是诗人自我的投射,也是普通乡民的形象,他遥指的方向,指向了那片花树与垂柳之间,隐含着一种发现与惊喜的情感。这一句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增加了故事的参与感和真实感。

最后,“望见是侬家”,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园居之地的深厚情感。在这里,“侬家”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园,更是心灵的归宿,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这句话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结束,强化了个人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园居生活的深深依恋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园居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作,更是一首情感丰富的颂歌,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子规

今古相传望帝魂,见之再拜感孤臣。

天津桥上人初听,肠断江南三月春。

(0)

题饮仙图

蹇驴破帽少陵寒,吐出歌辞字字酸。

渭水骊山肠断日,诸公肯待醒时看。

(0)

挽高鼓院

叶堕遥空万景沈,致刍谁不重伤心。

仕当钓石归来蚤,闲比香山乐更深。

一片新碑难载德,百年故土绝遗音。

定从兜率天中去,莫向桃源路上寻。

(0)

寄池阳许史君

紫塞将军有重名,雄藩正管翠微亭。

西来江水依前碧,北面淮山似旧青。

因报平安逢驿使,悬知临照老人星。

寄言文选楼中主,莫道汤休语不灵。

(0)

莲华峰

绝顶高峰上,如何下手栽。

崔嵬出云际,菡萏向天开。

大寂身千劫,浮图雪一桅。

横担楖栗去,曾有几人来。

(0)

访天目梁渚

烟渚落渔篷,行行访隐踪。

野禽冲断径,樵子指前峰。

云閟安禅石,霜清得句钟。

长淮一千里,九日却重逢。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