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露警鹤,城头日翻鸦。
荷香晓逾清,山色秋更佳。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归兴(guī xī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事物的兴盛归于正常状态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静思(jìng sī)的意思:安静地思考、沉思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天末(tiān mò)的意思:指天空的尽头或边际。
无邪(wú xié)的意思:无邪指人心纯洁无私,没有丝毫邪恶之意。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小船(xiǎo chuán)的意思:小船是指小型的船只。在成语中,小船通常用来比喻个人或团体的力量和能力相对较小。
虚花(xū huā)的意思:虚假的华丽外表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有味(yǒu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特殊的风味、韵味或趣味。
思无邪(sī wú xié)的意思:指人心思纯洁、无私正直,没有任何邪恶的念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西塔寺的游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联“林间露警鹤,城头日翻鸦”以鹤和鸦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晨与黄昏的景象,鹤在林间露水初降时警觉地飞翔,而城头上夕阳映照下,乌鸦翻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颔联“荷香晓逾清,山色秋更佳”则转向对荷花与山色的描写,清晨的荷花散发出更加清新的香气,秋天的山色也显得格外宜人,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景观在不同时间的美丽。
颈联“寺有老比丘,视世如虚花”描绘了寺庙中的僧侣形象,他们看待世间万物如同虚幻之花,体现了佛教中对现实的超脱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尾联“夕阳动归兴,天末散馀霞。徘徊不忍去,南楼吹晓笳。更约秋夜来,小船卧蒹葭。”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留恋之情。夕阳西下,激发了诗人归家的欲望,但面对美丽的景色,他却不愿离去,甚至期待着夜晚再次来到这里,乘着小船,在芦苇丛中度过。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寂寞黄州左迁客,清宵回忆南冠夜。
当时岂独蛰龙愁,瘐词几毙银铛下。
仁皇遴得宰相才,孤臣感激泪如泻。
文章报国自一事,勋业若成韩范亚。
汤火徒嗟魂梦惊,水曹自笑头衔借。
先生讵以诗名传,斯人何必同陶谢。
偶因月夕哦幽词,长江绕郭渔樵舍。
元修菜嫩密酒冽,何须渴慕江南蔗。
奇才众忌鬼欲愁,结习难忘天亦怕。
莫言谢客对妻子,但恐饥寒遭怒骂。
忆来时随月到中庭,呼侬启双扉。
问朱楼未远,今宵细约,何事偏迟?
行近画阑干路,转识是花枝。
又者回初见,道了相思。
才傍檀郎几案,便戏拈小印,铃上书眉。
正帘拢生色,春满敝斋时。
怕凉他盈盈香汗,坐风前不任解罗衣。
认前度小窗鹦鹉,唤个人儿。
忆立时初出绣纬中,偏爱画栏东。
正伤春人独,落花微雨,归燕帘拢。
添个小鬟扶着,香下四眉峰。
遮却湘裙半,一树嫣红。
曾似羽林夜约,累卿卿待久,酸透双弓。
斗腰支谁俊,私语更喁喁。
愿天怜比肩人瘦,把双魂吹化海棠风。
还记否柳绵撩乱,蓦地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