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
《虚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虚 席 唐 /韦 庄 一 闭 香 闺 后 ,罗 衣 尽 施 僧 。鼠 偷 筵 上 果 ,蛾 扑 帐 前 灯 。土 蚀 钗 无 凤 ,尘 生 镜 少 菱 。有 时 还 影 响 ,花 叶 曳 香 缯 。
- 注释
- 一闭香闺后:指女子深居闺房之后。
罗衣尽施僧:罗衣指精细的丝绸衣服,尽施僧表示全部赠予僧人,暗示出家。
鼠偷筵上果:老鼠偷食宴席上的水果,象征生活的荒凉与无人照料。
蛾扑帐前灯:飞蛾扑火,暗示盲目追求光明或自我牺牲。
土蚀钗无凤:钗上的凤凰图案被泥土腐蚀,代表华丽的装饰消失。
尘生镜少菱:镜子上灰尘多,菱形装饰模糊,象征美丽不再。
有时还影响:偶尔还能感受到她的存在或影响。
花叶曳香缯:花叶拖曳着香气的丝帛,比喻女子遗留的香气或记忆。
- 翻译
- 自从关上了闺房门,女子的衣裳都给了僧侣。
老鼠偷吃了宴席上的果实,飞蛾扑向床前的灯光。
金钗被泥土侵蚀没了凤凰图案,镜子落满灰尘少了菱形装饰。
偶尔还会传来些许气息,如同花叶拖曳着香气的丝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与淡漠。"一闭香闺后,罗衣尽施僧"表明诗人关闭了香气浓郁的内室,将自己的华美服饰全部布施给出家为僧的人,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放弃,更是精神上的解脱。
"鼠偷筵上果,蛾扑帐前灯"则描绘了一种闲静无事的生活状态,小动物在室内觅食或玩耍,显示了一个没有过度干预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自己对世俗生活已经淡然处之的心态。
"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物质追求的情感。古代的钗是贵族女性的装饰,而这里却被泥土侵蚀,没有了往日的光彩;镜子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尘埃,不再映照出花纹。这两句诗都在暗示,曾经引以为豪的物质财富,在时间的流逝下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两句"有时还影响,花叶曳香缯"则是对这种超脱生活的一种享受。即便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花瓣随风飘散,带来的是一缕缕的香气,这已足够让人心怀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以及对简约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心境,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常见的一种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三为赵西外寿
玉叶联芳,天潢分润,寿筵长对熏风。
间平襟度,濮邸行尊崇。
忠孝家传大雅,无喜愠、一种宽容。
芝兰盛,彩衣嬉戏,亲睦冠西宗。
丝纶,膺重寄,遥防迁美,本镇恩隆。
应萱堂齐福,诞月仍同。
花蕊香浓气暖,凝瑞露、满酌金钟。
龙光近,星飞驿马,宣入嗣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