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峰看渐近,最小是麻姑。
雨过云衣乱,风吹镜影无。
水分双岳势,云作万松图。
忆向华台去,秋林一杖孤。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远眺罗浮山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层次感和云雾的动态美。首句“诸峰看渐近,最小是麻姑”以“麻姑”这一神话人物引入,增添了一层神秘与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山中奇景的期待。接着,“雨过云衣乱,风吹镜影无”两句通过雨后云雾缭绕和风中镜面般的水面变化,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展现了云雾与山川之间的和谐共生。
“水分双岳势,云作万松图”则进一步展示了山岳的雄伟与云雾的轻盈,水与山、云与树的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忆向华台去,秋林一杖孤”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孤独的思考,华台象征着高远的目标,而“一杖孤”则可能是诗人自我的投射,或是对旅途孤独的感慨,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的深情厚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公子归来,笑平生湖海,豪气依然。
黄金散尽,落魄谁识当年。
世閒底物,解挽回、镜里朱颜。
人共道,愁须殢酒,几回推向尊前。
闻说梦熊初兆,喜一枝慰眼,岁晚流连。
蟠桃会须结子,运偶三千。
诗书旧业,要他时、分付青毡。
□□□、庭阶照映,卧看玉树芝兰。
何处惊人,猛抬头正是,玉手推窗。
盈盈半身欲度,云里衣裳。
粉垣高峙,碍东风、扑落余香。
看只有,无情杨柳,时时披拂明妆。
分付花骢解意,到留连人处,莫谩嘶忙。
知他恣情指点,意在谁行。
徐听小语,又风筝、搀响檐廊。
安得似,归飞燕子,随风挨入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