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如理道友》
《示如理道友》全文
宋 / 释崇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如如不动已周遮理事驰求路转赊。

直下踏翻樵子径,知君未到葛洪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dàoyǒu
sòng / shìchóngyuè

dòngzhōuzhēshìchíqiúzhuǎnshē

zhíxiàfānqiáojìngzhījūnwèidàohóngji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驰求(chí qiú)的意思:急切地追求、渴望得到某物

葛洪(gě hóng)的意思:指人聪明智慧,有才华。

洪家(hóng jiā)的意思:指某个家族或门派的势力强大,声势浩大。

理事(lǐ shì)的意思:指担任管理或决策职务,负责处理事务或解决问题。

樵子(qiáo zǐ)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木材工人,也用来比喻勤劳朴实的人。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周遮(zhōu zhē)的意思:周遮是一个古代成语,意思是四周都有阻挡,无法逃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的作品《示如理道友》。诗中以"如如不动已周遮"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心境宁静的状态,暗示了修行者的心境如如不动,已经涵盖了万物。"理事驰求路转赊"进一步阐述了追求世俗道理的人往往迷失在繁复的思考和追求中,道路变得遥远。

"直下踏翻樵子径"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出诗人鼓励如理道友要直接破除迷雾,像樵夫砍柴那样果断地走向修行的道路,不必在琐碎的思虑中徘徊。最后一句"知君未到葛洪家"则借典故,点明如理道友还未达到像东晋道教大师葛洪那样的超脱境界,暗示了修行之路尚需继续精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言,通过禅宗的语言和意象,引导读者领悟修行的真谛,鼓励道友直面内心,勇往直前。

作者介绍

释崇岳
朝代:宋   号:松源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
猜你喜欢

芭蕉雨·雨过凉生藕叶

雨过凉生藕叶。
晚庭消尽暑,浑无热。
枕簟不胜香滑。
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
玉人何处梦蝶。
思一见冰雪。
须写个帖儿、丁宁说。
试问道、肯来么,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0)

瑶阶草·空山子规叫

空山子规叫,月破黄昏冷。
帘幕风轻,绿暗红又尽。
自从别后,粉销香腻,一春成病。
那堪昼闲日永。
恨难整。
起来无语,绿萍破处池光净。
闷理残妆,照花独自怜瘦影。
睡来又怕,饮来越醉,醒来却闷。
看谁似我孤令。

(0)

上平西/金人捧露盘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
旋点检、雨障云妨。
遮红护绿,翠帏罗幕任高张。
海棠明月杏花天,更惜浓芳。
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
尽唤起、万籁笙簧。
一觞一咏,尽教陶写绣心肠。
笑他人世漫嬉游,拥翠偎香。

(0)

玉漏迟·一春浑不见

一春浑不见,那堪又是,花飞时节。
忍对危栏数曲,暮云千叠。
门外星星柳眼,看还似、当时风月。
愁万结。
凭谁为我,殷勤低说。
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
冷篆余香,莫放等闲消歇。
纵使繁缃褪尽,犹有酴醿堪折。
魂梦切。
如今不奈,飞来蝴蝶。

(0)

碧牡丹·睡起情无著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春寒弱。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
不是花情薄。
花元笑人萧索。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托。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对花羞,为花恶。

(0)

雪狮儿·断云低晚

断云低晚,轻烟带暝,风惊罗幕。
数点梅花,香倚雪窗摇落。
红炉对谑。
正酒面、琼酥初削。
云屏暖,不知门外,月寒风恶。
迤逦慵云半掠。
笑盈盈、闲弄宝筝弦索。
暖极生春,已向横波先觉。
花娇柳弱。
渐倚醉、要人搂著。
低告讠乇。
早把被香熏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