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
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半阴(bàn yīn)的意思:形容不明不暗、不彻底的情况。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苍海(cāng hǎi)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大海。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大音(dà yīn)的意思:指声音大,有威势。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寒气(hán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息或寒冷的气候。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理遣(lǐ qiǎn)的意思:理解和排遣。
驱寒(qū hán)的意思:驱赶寒冷,指用各种方法排除寒气,保暖身体。也可比喻排除困难、痛苦等不良情况。
散大(sàn dà)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分散、不集中。
谁寻(shuí xún)的意思:指不知道寻找的对象是谁或不确定寻找的对象是谁。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跳沫(tiào mò)的意思:形容人言语轻佻、不严肃。
伍相(wǔ xiā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能非凡。
有章(yǒu zhāng)的意思:有条理、有秩序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的自然景象,即观赏大海的潮汐。开篇“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即设定了场景,让人联想到一个历史悠久的观潮之地。紧接着,“势连苍海阔,色比白云深”则形象地描绘了波涛浩瀚、气势磅碜,与远处的白云相比,只见海浪更加深邃。
在“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使读者感受到那股不可抗力的自然之力。接着,“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进一步渲染了汹涌澎湃的海潮景象。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则引入生灵对这场面敬畏而退的情状,而“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则是对山石形态的精致描绘,显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加工能力。
中间几句“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天人的情怀。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表达。
后半部分,“岸摧连古道,洲涨碚丛林”则形象地展示了潮汐对岸边地貌的影响;“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则是对光线和水花效果的细腻描绘。
最后,“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人生态度。这里的“禹凿”指的是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了人类活动应当符合自然规律,而不是去抗争或改变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更展现了一种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怀和智慧。
是非俱幻影,妄别伪与真。
世界如空华,谩分浇与淳。
古人今何在,千载一梦新。
唐虞且空虚,岂复有隋秦。
况我此之身,天地一微尘。
区区欲徇世,用力嗟徒勤。
迩来稍自悟,遂与杯酌亲。
世味如嚼蜡,说酒犹生津。
朝醉忘盥颒,暮醉忘冠巾。
世人自我异,我岂异世人。
静观一世人,忙多闲者少。
须发已剥除,应接亦纷扰。
何术生羽翼,物外得轻矫。
难求九转丹,且尽一尊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