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侵惊已折,漱撼喜犹牢。
子荆泉石约,一笑我将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创作的《齿痛戏成三首》中的第二首。从内容来看,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因牙痛而苦恼,但通过幽默和自嘲的情绪来表达对这种小病的豁达态度。
"疗法人争授,奇功竟未遭"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治疗牙痛方法的尝试和寻求,以及这些方法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嚼侵惊已折,漱撼喜犹牢" 描述了牙痛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比如吃东西时的不适,但诗人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情绪。
"幸不妨黄奶,惟当釂浊醪" 这两句则表明尽管有牙痛,但并没有影响到饮食,而且诗人似乎更偏好一些简单的饮品。最后两句 "子荆泉石约,一笑我将逃" 则是说和朋友相约去一个清泉边的石头上聚会,通过欢笑来暂时忘却牙痛带来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情感转换,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小困扰时的乐观态度和幽默感。
羡紫芝眉宇,正台阁、济时人。
况公是公非,知常知变,乐道安贫。
案前簿书旁午,抱丹诚一点伴青春。
偶遇科条隐密,不辞辨雪殷勤。德星今日是乡邻。
癃老阻蹄轮。喜陆地神仙,山中宰相,词语清新。
河滨预沽佳酿,待幽花相对乐情真。
幸有清风皓月,何须翠袖红巾。
野亭驿路,尽是寻幽客。水曲山隈浩无极。
见松荒菊老,岁晏江空,摇落尽、几点南枝消息。
天寒云淡,月弄黄昏色。绰约真仙藐姑射。
占得百花头上,积雪层冰,挨不去,只恁地皑皑白。
问广平心事竟何如,纵铁石肝肠,也难赋得。
长啸登临,望不尽、海门修碧。
人道□、江山高处,汉时遗迹。
一自耕云人去后,几番烟草凝秋色。
任掀空、骇浪卷银山,蛟鼍泣。尘世事,纷如织。
云外径,闲舒立。问来今往古,几人高适。
共拍栏干呼太白,欲倾沧海供豪吸。
倚东风、无限客中愁,斜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