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积翠楼》
《积翠楼》全文
宋 / 危和   形式: 古风

著我高远堂,恍若非人世。

一榻卧白云清寒不成寐。

松竹四山秋,飕飕惊客耳。

谁在隔窗中,朱弦流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寐(chéng mèi)的意思:指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快速入睡或沉睡。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高远(gāo yuǎn)的意思:指思想、境界、目标等具有深远、宏大、崇高的意义。

恍若(huǎng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看起来像,仿佛是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惊客(jīng kè)的意思:指让客人或观众感到惊讶、震撼的表演或行为。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飕飕(sōu sōu)的意思:形容风声、箭声等声音刺耳、猛烈。

朱弦(zhū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上的红色丝线,比喻事物的关键或关键人物。

注释
著:装饰。
高远堂:高大的厅堂。
恍若:仿佛。
非人世:不是人间。
一榻:一张床。
卧:躺。
白云:洁白的云。
清寒:清凉寒冷。
不成寐:难以入睡。
飕飕:形容风声。
惊客耳:使过客感到惊动。
隔窗:窗外。
朱弦:红色的琴弦。
写流水:弹奏流水般的音乐。
翻译
装饰着我高远的厅堂,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我独自躺在洁白的云床上,清冷的空气使人难以入眠。
四周是秋天的松竹山色,瑟瑟风声令过客心生寒意。
是谁在窗外,用朱红色的琴弦弹奏着流水般的旋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在高远堂中,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脱离了凡尘,进入一种恍惚若梦的状态。一榻卧白云形象生动,表现了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清寒不成寐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静谧之地,但内心却仍旧保持着警觉和清醒。

松竹四山秋这一句,以秋天的松竹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肃穆的氛围。飕飕惊客耳则是通过声响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秋风吹过树林时所产生的声音,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更在于传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清。

最后两句“谁在隔窗中,朱弦写流水”则是诗人对室外世界的关注。隔窗中的某个人正在演奏着琴曲,朱弦即古代弓形的琴弦,写流水则是用琴声来比喻流水之美妙,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示了诗人高远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危和
朝代:宋

(1166—1229)抚州临川人,字应祥,一作祥仲,号蟾塘,又号闲静居士。危稹弟。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嘉定七年为上元主簿,立祠祀程颢,真德秀为之记。知德兴县,振荒有惠政。有《蟾塘文集》。
猜你喜欢

道蔡访张周田先生

秋来握手大河阴,落落风尘片语深。

才子中原名独久,词人千里动相寻。

西南老借安危计,岁月频惊去就心。

道是张华能识剑,双龙传说到如今。

(0)

送狄明府之官交河

郎官新出宰,早晚下滹沱。

古渡层冰壮,荒城积雪多。

君才元慷慨,民俗亦悲歌。

预想鸣琴暇,能无剑客过。

(0)

管山人携具枣轩同钱徵君分得年字

为爱风林竹,高阳度酒船。

蝉声连薄暮,花气入流年。

片月窥人出,双星带客悬。

宁辞永夜酌,一醉阮生贤。

(0)

寿陈石溪先生

起草名传建礼闱,东山归去倍恩辉。

云霞彩簇新承诰,薜荔香生旧赐衣。

酒下黄封知禁液,人从白玉见清徽。

武夷应有神仙会,夜夜群星集少微。

(0)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七暮春邢侍御子愿命驾过访夜谈喜赋

十五年来系梦思,轩车何意到茅茨。

探春正及花开候,对酒还当月上时。

色动青天看倚剑,寒生白雪坐论诗。

芳樽十日君休厌,眼底交情更有谁。

(0)

寿高三塘徵君六十徵君邑丞兄也扬子人

江上名家旧业传,兰塘一艇狎风烟。

楚山桂树留真隐,秦洞桃花阅大年。

赋就秋涛淮海月,梦馀春草汶阳天。

更逢宝筴重开日,绮席霞觞接羽仙。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