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闺怨·其三》
《闺怨·其三》全文
明 / 何荆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每愁长夏思秋及至秋来亦是愁。

眉学卧蚕不起,泪如江水只知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及至(jí zhì)的意思:表示某事物一直持续到特定的时间或地点。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思秋(sī qiū)的意思:思念秋天,形容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

卧蚕(wò cán)的意思:指在眉间中央长出一根细长的眉毛,形状像蚕的躯体,通常用来形容眉毛长而优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在季节更迭时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与内心挣扎。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首句“每愁长夏每思秋”,开篇即点出女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期待。长夏的炎热与单调让她感到厌倦,而对即将到来的秋天则充满期待,或许是因为秋天能带来凉爽与丰收的希望,或是因为秋天的萧瑟与寂寥能引发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然而,“及至秋来亦是愁”,转折之处揭示了女子的失望与无奈。当秋天真正到来时,她发现季节的变换并没有为她带来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反而加剧了她的忧愁。这种情感的落差,反映了她内心的脆弱与复杂。

接下来的两句“眉学卧蚕低不起,泪如江水只知流”,更是将女子的愁绪推向高潮。她眉头紧锁,仿佛两弯新月般低垂,无法舒展,暗示着她内心的沉重与压抑。泪水如同滔滔江水,源源不断,无法遏制,形象地表达了她无法言说的悲伤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在面对季节更替时内心的矛盾、挣扎与痛苦,深刻地揭示了闺中女子情感世界的细腻与复杂。

作者介绍

何荆玉
朝代:明

何荆玉,字体孚,一字扶阳。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举人。有《学吟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次迟韵二首·其一

老谪江南岸,万里修烝尝。

三子留二子,嵩少道路长。

累以二孀女,辛勤具糇粮。

谁令南飞鸿,送汝至我旁。

饥寒不能病,气纾色亦康。

拊背问家事,嗟我久已忘。

力耕当及春,无为久南方。

还家语诸女,素刚非王章。

(0)

木冰

老病不眠知夜寒,晨兴薄冰满庭前。

枯榆老柳变精妍,细稍如苗粗如椽。

风敲碎玉落纷然,冰裹槲叶谁雕镌。

邻家父老呼东垣,欲沽官酒囊无钱。

我亦强起试一观,树稼不见今十年。

(0)

和陈彦升学士九月校书怀旧之作

京国重阳册府家,正披坟史猎菁华。

思飘昔日龙山帽,阻看残秋上苑花。

怅惜岁华霜染鬓,滞留归思角生车。

自怜高阁穷年业,青简刊雠未有涯。

(0)

有卒

有卒升我堂,手执丈八殳。

自称千夫长,意气何粗疏。

公然踞高榻,狞色如于菟。

顾盼傍无人,摇头捋髭须。

时时越几席,颠倒案上书。

我欲呵咤去,恶声恐相随。

含愠姑与言,但誇身手粗。

昨日战城西,杀逐诸贼奴。

高马我夺得,丈夫亦知无。

奋臂好临阵,叫嚣若呼卢。

袒跣过无礼,貌狠心弗舒。

夫子进顽童,互乡亦何诛。

当其遇阳货,唯诺无趑趄。

豺狼正满野,章甫多泥涂。

区区一介士,焉敢拒武夫。

逊辞庶免侮,且复忍斯须。

日暮方出门,临行更踟躇。

(0)

悟前生

秋风拂拂草头青,秋日离离万宝成。

懒把幽怀经俗事,每因前境悟他生。

谢郎船上鱼新买,贺监湖边酒细倾。

七十三分今过二,且然无忤白鸥盟。

(0)

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其二

自是群公气未平,黠羌何虑不休兵。

欲成江左收贤俊,叹息无人致二生。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