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春荐(chūn jiàn)的意思: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草木发芽。比喻事物有了新的变化和希望。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挂龙(guà lóng)的意思:指得到虚名而缺乏实际能力或实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荐福(jiàn fú)的意思:推荐好运、祝福他人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龙湫(ló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能仁(néng rén)的意思:能够行善、有仁爱之心
瓢笠(piáo l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衣着简陋。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深春(shēn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时光已经深入到了季节的后期,春天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具有鲜明的春意。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行车(xíng chē)的意思:指人们行驶车辆,特指车辆行进。
云回(yún huí)的意思:指云归原处或云从远方飘回来。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点,或者形势变化无常。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题为《观察吴先生分署东瓯与余期为雁荡之游久不获赴小诗奉寄》。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首联“行车何处不风流,名岳能将汉使留”,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这里不仅赞美了雁荡山作为名山大岳的非凡魅力,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汉使的敬仰,仿佛山岳能够留住过往的辉煌,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颔联“万顷白云回雁荡,千峰寒瀑挂龙湫”进一步展开对雁荡山的描绘。诗人以“万顷白云”形容雁荡山云雾缭绕的景象,既展现了山势的广阔无垠,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千峰寒瀑挂龙湫”则通过“千峰”、“寒瀑”、“龙湫”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雁荡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以及山间清冷幽静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颈联“深春荐福亭中醉,竟日能仁寺里游”转而描写诗人想象中的雁荡山之旅。在深春时节,诗人似乎已经置身于荐福亭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沉醉于山水之间。随后,他继续游历于能仁寺,体验着寺庙的宁静与庄严,感受着与世隔绝的超然境界。这两句通过“醉”和“游”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咫尺山灵定相笑,苦将瓢笠望丹丘”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未能亲临雁荡山的遗憾之情。诗人想象自己距离山灵仅咫尺之遥,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只能徒劳地仰望丹丘,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实现雁荡之游的梦想。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现实与想象、遗憾与期待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雁荡山壮丽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
淡溪居士登九龄,朱颜青鬓如後生。
横拖仙人绿玉杖,倒诵上帝黄庭经。
璇霄仙籍书姓名,丹霞染诰金花绫。
近来更觉双眼明,夜抄蝇头窗下灯。
登山临水两脚轻,御风骑气不用行。
何人有笔笔无尘,鹅溪一幅为写真。
乌纱白苎坐鼓琴,上有千岁长松青。
令威旁舞玄夫听,个是活底南极老人星。
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二首
梅出稽山世少双,情知风味胜他杨。
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
火齐堆盘珠径寸,醴泉绕齿柘为浆。
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