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五十一》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五十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夕征夫两鬓秋,未过重九已轻裘

方且喜无霜雪不使青山白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方且(fāng qiě)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暂且如此。

过重(guò zhòng)的意思:指超过一定限度的重量或负担。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轻裘(qīng qiú)的意思:指穿着轻薄的衣物,形容人穿着寒冷的季节里穿着不够保暖。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炎方(yán fāng)的意思:炎方是指火热的地方,也可引申为形势严峻、局势火爆的地方。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在秋季行军时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夕征夫两鬓秋”形象地展现了战士们在一夜之间,因长途跋涉而显得苍老的形象,两鬓斑白,仿佛岁月匆匆,令人感慨。接着,“未过重九已轻裘”则描述了战士们尚未等到重阳节就已经穿上轻便的裘衣,暗示了他们行军速度之快,生活条件之艰苦。

“炎方且喜无霜雪”一句,诗人以喜悦之情表达了对南方地区没有严寒霜雪的庆幸,这里的“炎方”指的是炎热的地方,与上文的“秋”形成对比,突出了南方气候的宜人。最后,“不使青山得白头”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保护与珍视,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片青山绿水永远保持原貌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战士的行军经历,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五晨起

月向西楼下,天光候日开。

残星明宝鉴,百舌响宫槐。

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

(0)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一有折景福殿后酴醾花至者

有鸟衔花出,清香不畏风。

初从上林发,来过未央中。

蔟蔟霜包密,层层玉叶同。

谁将作美酒,醉看月生东。

(0)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0)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茜眼初开。

无人拾翠过幽渚,有客寻芳上古台。

林邃珍禽时一啭,酒酣红日未西颓。

知君最是怜风物,更约偷闲取次来。

(0)

田家·其二

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

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

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0)

中秋与希深别后月下寄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

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

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

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