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谁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wàngyuèlángzhōng
táng / wángjiàn

zhōngtíngbáishù

lěngshēng湿shīguìhuā

jīnyuèmíngrénjìnwàng

zhīqiūluòshuíji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冷露(lěng lù)的意思:指秋天时节,露水开始变得冷,意味着已经进入秋季。

明人(míng rén)的意思:聪明、明智的人

栖鸦(qī yā)的意思:指栖息在树上的乌鸦,比喻没有固定职业、无所事事或游手好闲的人。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注释
中庭:庭院中央。
地白:地面因露水或月光显得洁白。
树栖鸦:乌鸦停歇在树上。
冷露:夜晚寒冷的露水。
月明:月亮明亮。
人尽望:每个人都抬头观看。
秋思:秋天的思绪,此处指思乡或思念之情。
在谁家:不知这种思绪归属何人。
注释2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鸦:鸦雀。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落:在,到。
翻译
庭院中地面一片洁白,乌鸦栖息在树上,寒露悄无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今晚月光皎洁,所有人都在仰望,不知道秋天的思绪落在了谁的家中。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这句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有“月皎惊乌栖不定”句,就是写这种意境。)“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似乎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带给人以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高妙。在炼字上,“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夜月明景象与秋思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以白地和栖鸦设定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夜晚场景。白色的地面可能是由月光照耀下的露水所造成,给人一种清冷与寂寞之感。而“树栖鸦”,则增添了一丝野性的气息。

接着,“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宁静。这里的“冷露”暗示着天气的凉爽,露水在桂花上无声地滴落,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增强了诗中自然景物的意境。

最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一句,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流露。月亮之夜,人们都在仰望着同一片星空,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却各不相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秋夜独特的情思,既有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也有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体验。

总体而言,这些诗句构建了一幅月下静谧、思绪万千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孤愤吟十三首·其六

扫除学法啖诸生,精锐销磨直可坑。

乞斩三奸亦人尔,汝曹何忍负斋黉。

(0)

菩萨蛮·其四

玉阑秋色知谁主。隔阑一架葡萄雨。绿藓怕啼螀。

可堪宫漏长。乌丝吟古怨。清泪消尘砚。

梦冷不成云。□峰峰外情。

(0)

清平乐·其一秋叶

盘枝剪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

无限新凉气味。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

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0)

留春令·其四红梅

玉妃春醉,夜寒吹堕,江南风月。

一自情留馆娃宫,在竹外、尤清绝。

贪睡开迟风韵别。向杏花休说。

角冷黄昏艳歌残,怕惊落、燕脂雪。

(0)

浣溪沙·其五题湖楼壁

一色烟云澹不消。两峰眉黛为谁娇。

春寒犹占木兰桡。

燕子似甘愁寂寞,海棠未肯醉妖娆。

小园嫩约尚萧条。

(0)

浣溪沙·其二

魂是湘云骨是兰。春风冰玉注芳颜。

谁招仙子在人间。

溅水裙儿香雾皱,唾花衫子碧云寒。

洞箫声绝却骖鸾。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