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幼山》
《登幼山》全文
宋 / 罗畸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殿角才馀一握天,我来神骨自飘然

影移隐隐烟霞里,身在亭亭日月边。

脚底拥青寒树杪面前凝翠乱峰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骨自(gǔ zì)的意思:自己的骨头

脚底(jiǎo dǐ)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或感受。

面前(mià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的、当前的、即将发生的事物。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神骨(shén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骼强健,精神饱满,身体健康。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一握(yī wò)的意思:握住一次。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登临幼山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幽静与雄伟。

首句“殿角才馀一握天”,以“殿角”象征高耸入云的山峰,仅余一握之地与天空相连,形象地描绘了山之高峻。接下来,“我来神骨自飘然”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登高时的轻盈姿态,也暗示了他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影移隐隐烟霞里,身在亭亭日月边。”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景色的缥缈与壮阔。诗人的身影在烟霞缭绕中若隐若现,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而他置身于日月之间,既显出山的高度,又赋予了时间的永恒感。

“脚底拥青寒树杪,面前凝翠乱峰颠。”最后两句则将视角拉近,描绘了山脚下青葱的树木和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峰。诗人站在山巅,脚下是寒冷的树梢,眼前是苍翠的群峰,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山的层次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进行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作者介绍

罗畸
朝代:宋

南剑州沙县人,字畴老。神宗熙宁进士。哲宗元祐初为滁州刺史。徽宗崇宁中除秘书少监,为太常博士。辟雍成,命词臣赋诗颂,畸颂居第一。大观中以右文殿修撰出知福州卒。有《蓬山志》。
猜你喜欢

米元章大字卷

颜杨死去谁补处,米狂笔力未可涯。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

老蛟?云肉倔强,枯树渍雪冰楂牙。

九原裴说如可作,应有新诗三叹嗟。

(0)

寓言二首·其一

兽有善触邪,草有能指佞。

兽草非有心,不移本天性。

前王著臣冠,俾尔效端鲠。

如何不称服,触指反忠正。

吾欲取二物,豢植列台省。

一令邪佞徒,奔逃亟深屏。

(0)

观音岩

宝山珠殿插青天,万朵红莲礼白莲。

一片空岚罩云海,全家罗袜踏苍烟。

烧香愿了花侵马,扫塔人归月上弦。

更忆海南千叶座,天风引舰近真仙。

(0)

花下独酌

花枝娅姹摇春风,纷纷蜂蝶争繁丛。

我来提壶饮花下,闲愁如雪皆消融。

枝头黄鸟声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

少年乐事那复得,只今空忆长安道。

救人无术廿载中,归来两鬓已成翁。

故交如花渐凋落,欲话衷曲谁人同?

且拚烂醉花阴卧,明日呼童扫落红。

(0)

九日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

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0)

白沙王翁百岁

住世凭何术,遥遥到百年。

数君强仕日,还在乱离前。

地老千头橘,囊存万历钱。

儿孙满阡陌,都种白沙田。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