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不王(bù wáng)的意思:不服从、不顺从、不遵守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艮岳(gèn y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岳。
嘉种(jiā zhǒng)的意思:指好的品种、好的种子。比喻优秀的后代或者优秀的事物。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戏作试问堂前石五首》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篇以“为问堂前石,何年别太湖?”两句设问,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那遥远的太湖之滨,仿佛在询问一块堂前的石头,它与太湖的缘分始于何时。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浓厚兴趣。
接着,“春风神不王,夜月影长孤”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独的画面。春风轻拂,但似乎没有带来生机;夜月之下,影子显得格外孤单。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世间万物短暂与永恒之间矛盾的思考。
“不中明堂柱,空馀艮岳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明堂柱象征着权力与荣耀,但石头却无法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艮岳图则是古代帝王园林的象征,石头虽能被绘入图中,却无法亲历其境。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颇思嘉种木,岁晚与相扶”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或某种精神寄托的渴望。在岁月的尽头,他希望有一棵树能够陪伴自己,共同面对时光的流逝。这种情感既是对友情的期待,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