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沙赴诏》
《白沙赴诏》全文
明 / 李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曾向江门钓丝海风吹浪泼蓑衣

惊天子黄麻诏,打破先生白鹭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打破(dǎ pò)的意思:破坏、摧毁、结束

钓丝(diào sī)的意思:形容人痴迷于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惊天(jīng tiān)的意思:形容事件或事物极为惊人、震撼人心。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辅的《白沙赴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首句“曾向江门弄钓丝”展现了诗人过去在江边悠闲垂钓的生活,享受着宁静与自然。然而,第二句“海风吹浪泼蓑衣”则暗示了环境的变化,海风的猛烈和波涛的汹涌,预示着诗人即将面临的不平凡之事。

第三句“忽惊天子黄麻诏”,诗人接到皇帝的紧急诏书,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犹如晴空霹雳,令人震惊。黄麻诏是古代朝廷下达的重要文书,常以黄麻纸书写,此处象征着重大使命或责任。“打破先生白鹭矶”最后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重任时的决心和决绝,他将放下渔夫的身份,踏上赴诏之路,白鹭矶可能是他告别往昔生活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从隐逸生活到接受朝廷召唤的转变,体现了士人忠君报国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辅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放鹿

园鹿知无恙,羁栖亦自愁。

本非笼槛物,岂有稻粱谋。

缥缈云中驾,虚无海上游。

只应常放汝,相伴踏林丘。

(0)

泰山天门禅堂逢傅柱史金沙赠别

含桃花欲落,山下遇君时。

雨过空王殿,天晴岳帝祠。

相看芳杜色,各有白云期。

不似风尘路,偬偬叹别离。

(0)

抵舍承邢知吾侍御赐问裁答二首·其一

海畔投簪始,伊谁问索居。

长安千里使,济水数行书。

世事焚鱼外,时名梦鹿馀。

平生周柱史,避俗意何如。

(0)

途中书怀二首·其二

太息宗祊计,回天事信难。

三年头欲白,八疏口将丹。

璇海波能润,瑶台月正安。

汉庭多彊项,谁敢测宸欢。

(0)

出塞四首为辽左李大将军赋·其二

铜符天上至,汉将出龙城。

云鸟图成阵,河山幕作营。

日凝金玦色,碛冷铁衣声。

早报匈奴灭,西京甲第成。

(0)

峄山歌

岱宗海上来,西塞中条路。

东南数峰青未了,凌波欲涉长河去。

似断不断走势回,结作芙蓉掌上开。

青冥浩荡何年裂,平地涌出金银台。

名山固多奇,此山奇欲绝。

累累万古石,谽谺成窦穴。

落星不到地,累丸不到天。

悬圃亦已碎,群玉亦已颠。

金华牧儿何婉娈,一入紫烟不复返。

世人谁者叱群羊,坐看蹄角生苔藓。

人行石中何盘珊,十步九折穿嵌岩。

顾见杂花开绮绣,又闻淙淙泉水声鸣环。

千峰冥密万壑逼,日光时向天窗滴。

深林已尽鸟不鸣,攀缘犹访白云迹。

白云在天何时还,洞门石扇开重关。

五花峰头一骋目,飘如乘虹驾鹤飞出天地间。

但闻长风飒飒万里至,使我四顾清心颜。

君不见沧海桑田年岁改,秦皇片石今安在。

万骑千乘化作灰,河声依旧东流海。

沈吟此事思欲飞,击节高歌泪满衣。

空怜世上浮沈子,白首红颜何所归。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