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贺 凤 山 先 生 李 文 昌 赴 召 宋 /宋 伯 仁 国 老 如 公 仅 几 人 ,岂 宜 长 啸 太 湖 滨 。畴 咨 宰 相 调 元 化 ,诏 趣 尚 书 侍 紫 宸 。欲 振 国 威 千 载 立 ,当 从 局 面 一 番 新 。先 生 莫 作 前 时 看 ,多 少 枯 根 望 早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畴咨(chóu zī)的意思:指关心、咨询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调元(tiáo yuán)的意思:指通过调整音调、节奏或音乐的元素来改变音乐的效果,比喻调整方法或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国威(guó wēi)的意思:国家的威严和威力。
国老(guó lǎo)的意思:国家的长者,指具有丰富经验和智慧的老人。
湖滨(hú bīn)的意思:指湖边,泛指水边。
局面(jú m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状态或形势。
枯根(kū gēn)的意思:指事物没有根基或基础,容易衰败或垮掉。
前时(qián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以前的某个特定时期。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趣尚(qù shàng)的意思:趣味独特且时尚。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 注释
- 国老:指德高望重的老臣。
长啸:大声吟咏或感叹。
太湖滨:太湖边,指隐居之地。
畴咨:咨询,寻求贤才。
宰相:古代最高行政官员。
元化:自然界的运行法则,引申为国家治理。
紫宸:皇宫中的紫宸殿,代指朝廷。
振国威:提升国家威望。
千载立:流传千秋万代。
局面:形势,局面。
一番新:全新的面貌。
前时看:以前的眼光。
枯根: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早春:象征新生和希望。
- 翻译
- 像您这样的国老能有几人,怎能长久在太湖边长啸吟咏。
应寻求贤相来调理国家大计,朝廷急召尚书入宫侍奉君王。
要使国家声威流传千年,必须从全新的局面开始。
先生您不要以过去的眼光看待,许多枯木都在期待春天的到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为庆祝贺凤山先生李文昌被皇帝召见而作。诗中表现了对李文昌仕途顺利的期待和赞赏,以及对国家希望得到长久安稳的美好愿望。
“国老如公仅几人”表明李文昌在朝中地位崇高,且德高望重之士不多。“岂宜长啸太湖滨”则是说他不应该长期留守地方,而应被召入朝廷。接下来的“畴咨宰相调元化,诏趣尚书侍紫宸”指出李文昌在地方有很好的政绩,被宰相推荐,皇帝下诏令其快速到达朝廷,参与国家大事。
“欲振国威千载立,当从局面一番新”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李文昌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带来长久的安定与强盛,以及对改革图新局面的期待。“先生莫作前时看,多少枯根望早春”则是在告诫李文昌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观察事物,因为现在有许多原本看似枯萎的枝干都充满了复苏生机的希望。
整首诗流露出对贺凤山先生未来政治生涯的美好祝愿,及对国家美好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姜彦英还钱塘二首·其二
东南有高楼,华月照绮楹。
琼筵列海错,杂以弦歌声。
疏帘捲晨夕,回瞰苍江清。
君今利攸往,我独怀鹿鸣。
执手望长路,驾言出东城。
嘉会常不足,何况临当行。
晴郊芳树碧,绿渚春兰生。
持觞意难尽,相思空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