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东华(dōng huá)的意思:东方的光芒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马头(mǎ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端或起头。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兴味(xìng wèi)的意思:兴趣、爱好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野禽(yě qín)的意思:指野生的鸟类。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秣陵庄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幽人旧住秣陵庄”,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居住地,一个“幽”字,便勾勒出隐士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形象。接着,“石径岩扉閟草堂”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隐居之所的隐蔽与清幽,石径蜿蜒,岩门紧闭,草堂掩映其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氛围。
“空雾湿衣春冉冉,野禽啼树月苍苍”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轻柔的雾气沾湿了行人的衣物,春意正浓;远处的树林中传来野鸟的啼鸣,月光下显得格外苍茫。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老于江海遨游倦,闲觉山林兴味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满足。经历了江海的漂泊与游历之后,面对山林的宁静与和谐,感到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松与愉悦。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莫向东华更东去,马头尘土又斜阳”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劝告他人不要继续追逐名利,而应像自己一样,选择回归自然,享受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