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画阑(huà lán)的意思:指绘画精美的栏杆。也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才华出众。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日间(rì jiān)的意思:白天,指阳光下的时间段。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上江(shàng jiāng)的意思:指顺着江河向上游行进或航行,比喻向上发展,进步。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 翻译
- 在这短短几天里,我没有上江亭,雨后山色显得更加清凉。
不要让西风太过强烈地吹过,我们要让秋天的景色充分映入画栏之中。
- 注释
- 江亭:江边的亭子。
雨馀:雨后。
山色:山的景色。
清寒:清冷而略带寒意。
西风:秋季的西风。
峭湛:陡峭而寒冷。
休围:不要阻挡。
秋光:秋天的景色。
画阑:画有栏杆的走廊或庭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色雨馀图景。"不上江亭数日间,雨馀山色带清寒"表达了诗人在连续几日未至江亭时感受到的景象:经过雨后的山色变得更加鲜明且略带凉意。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传递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凛冽与宁静。
接下来的"西风峭湛休围却,要放秋光入画阑"则描绘了诗人面对西风的强劲与秋色如何在画屏之间流动。这里的“要放”表达了一种意向,诗人似乎想通过自己的艺术将这份秋意捕捉并永恒。整首诗以其淡远幽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和深切的情怀。
在这短暂的四句中,诗人巧妙地借助江亭、雨馀山色以及西风与秋光之间的对话,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和宇宙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朱旭辰以道光五年缙绅录属题邵伯絅用其先德半岩庐集中顺治缙绅录诗韵先成因次其韵
朱君持示旧官录,道光朝事吾颇知。
宣皇初政勤宵旰,渊然恭俭文景姿。
歙县秉钧称一德,墨守文法无敢畸。
当时京师播谣谚,松倒鹦叫鹊跳枝。
旧相托戴或留去,仪徵一老天南垂。
老成分陕孙与蒋,岂不共济期雍熙。
儒臣从容谏臣直,人循绳尺爱羽仪。
惜哉厝薪祸潜伏,肉食无谋识者嗤。
花门酿乱由吏黩,嚄唶诸将犹振威。
河漕交困鹾纲坏,当者城火殃及池。
济宁宝坻相继败,安化辣手真嶷嶷。
海运票盐救时计,弹章求备纷彤墀。
海疆锁钥维岭峤,使相贪庸轻远夷。
毒烟漏卮耗中国,奷民篝火呼神祠。
鸿胪抗疏定禁令,奉行无状奈有司。
侯官才略冠当世,一击不中遂颠危。
忽和忽战不暇择,天潢联翩弃旄麾。
坐令当宁拊髀叹,不见乾嘉节制师。
穆琦耆伊相表里,城下谨奉插血匜。
藩篱已撤户牖撼,亡国朕兆其在兹。
雨云翻覆到朝籍,崇祯之案元祐碑。
此中一一名氏见,怀忠辨奸犹可追。
昔贤题咏顺治册,咸恨生不与同时。
呜呼,成康穆宣已悬隔,今日同作黄虞思。
《朱旭辰以道光五年缙绅录属题邵伯絅用其先德半岩庐集中顺治缙绅录诗韵先成因次其韵》【清·夏孙桐】朱君持示旧官录,道光朝事吾颇知。宣皇初政勤宵旰,渊然恭俭文景姿。歙县秉钧称一德,墨守文法无敢畸。当时京师播谣谚,松倒鹦叫鹊跳枝。旧相托戴或留去,仪徵一老天南垂。老成分陕孙与蒋,岂不共济期雍熙。儒臣从容谏臣直,人循绳尺爱羽仪。惜哉厝薪祸潜伏,肉食无谋识者嗤。花门酿乱由吏黩,嚄唶诸将犹振威。河漕交困鹾纲坏,当者城火殃及池。济宁宝坻相继败,安化辣手真嶷嶷。海运票盐救时计,弹章求备纷彤墀。海疆锁钥维岭峤,使相贪庸轻远夷。毒烟漏卮耗中国,奷民篝火呼神祠。鸿胪抗疏定禁令,奉行无状奈有司。侯官才略冠当世,一击不中遂颠危。忽和忽战不暇择,天潢联翩弃旄麾。坐令当宁拊髀叹,不见乾嘉节制师。穆琦耆伊相表里,城下谨奉插血匜。藩篱已撤户牖撼,亡国朕兆其在兹。雨云翻覆到朝籍,崇祯之案元祐碑。此中一一名氏见,怀忠辨奸犹可追。昔贤题咏顺治册,咸恨生不与同时。呜呼,成康穆宣已悬隔,今日同作黄虞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7c68f635c620545.html
移居
莺花海里卜安居,自悔年来作计疏。
身世已同鸥泛泛,羁栖敢望屋渠渠。
蔽阴遥借邻家树,停辙偏多长者车。
回首江南风景好,蒋家三径近何如?
飘泊天涯近十年,栖迟锦里又三迁。
一囊未获侏儒粟,二顷空思阳羡田。
喜学枯禅参白社,醉吟诗句问青天。
飞花飞絮同飘泊,不受人怜亦自怜。
白下张仙搓月牙山远眺一律,梅根山樵赵叔冶和之,凡十八叠,搜奇集胜,为吾门生色不少,爰亦勉和一章
偶学赵州露爪牙,洞庭波送桂江涯。
倚虹风月随人领,满室诗书属自家。
静里阿谁论党籍?闲来犹事灌山花。
春深帘重侵浓绿,客至惟斟一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