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应张氏丛桂园同皇甫子循郭次甫黄淳甫赋八首·其三松轩》
《宝应张氏丛桂园同皇甫子循郭次甫黄淳甫赋八首·其三松轩》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婆娑松下,忆昔仙人家

风从岱宗来,吹落秦时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岱宗(dài zōng)的意思:岱宗是指岱山和宗正山,也指东岳泰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追求卓越。

风从(fēng cóng)的意思:风从是指风势来自某个方向,也用来形容某种现象的发生或某种行为的起因。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时花(shí huā)的意思:指只开放一瞬间的花朵,比喻时光短暂,转瞬即逝。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松之下,回忆仙人家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婆娑”一词,生动地展现了古松摇曳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着,“忆昔仙人家”一句,直接点明了地点与主题,引人遐想那遥远的仙人生活。

“风从岱宗来,吹落秦时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历史的深远。岱宗,即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象征着崇高与神圣。而“秦时花”,则暗示了时间的久远,以及自然与历史的交融。风从如此崇高的山岳而来,不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也似乎带走了尘世的喧嚣,让人心灵得以净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现实的宁静与美好。欧大任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富有意境的画面,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历史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因公子却寄颐庵先生

君留我去两伤离,一寸心随万马驰。

后夜天涯看明月,知君临水正吟诗。

(0)

远兴

汉家新筑受降城,沙漠长驱百万兵。

不为三边劳战伐,须知四海庆升平。

(0)

阚峰

春山花发雨霏霏,花雨曾沾阚相衣。

今日山花依旧好,东风吹雨湿僧扉。

(0)

题周樗庵隐居·其一

滁州太守老樗庵,橘圃投閒只自甘。

门户背通深巷北,溪山横绝小楼南。

春风鸟迹分花径,晴日蛛丝罥药篮。

一月不闻城府事,晚凉随处倚清酣。

(0)

登粤王台

台上离离碧草生,风云盘礴倚孤城。

天空百粤山光远,地控诸番海气清。

万里玺书曾落胆,千年铁柱见销兵。

英雄一去知何在,几处鹧鸪秋雨声。

(0)

送月公赴南台中丞

天子忧时剧,中丞愤世深。

新除端有为,旧制匪斯今。

颛席非常列,兼官秉至忱。

南司名重大,北面气萧森。

矧复才为冠,多闻众所钦。

雄文鸣玉阙,御酒醉琼林。

立志葵倾日,遭时旱作霖。

谏言书亟草,上殿笔尝簪。

既尽枢机职,还胜管辖任。

霜台宜奏劾,石室且披吟。

拜诏辞丹陛,加恩赐白金。

赠言分药石,佳制粲璆琳。

渤海精神王,鄞江节仗临。

清风留冀北,瑞霭起山阴。

再得扶元气,终能播德音。

圣心全付托,储贰有规箴。

唐介应推毂,虞眉必就擒。

剩看严纪律,何但作喉襟。

近日堪流涕,诸贤漫用心。

忌人祗比毒,当语竟如瘖。

萧艾常波及,芝兰每陆沈。

幸公持正色,挥手拂妖祲。

王室犹分宝,蛮方尚献琛。

穷民来肺石,小寇直蹄涔。

蛇虺宁当剑,蜩螗可乱琴。

升平期渐渐,恢复谅骎骎。

论道裨皇极,遴才绝孔壬。

太羹回澹泊,缦乐远哇淫。

感凤吹箫管,烹鱼溉釜鬵。

一人丕有变,万姓得无歆。

芹意何堪献,樗材岂愿寻。

还朝惟望此,勋业埒高岑。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