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友人登兰阴山小憩华严精舍作》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登山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支筇上寒山”,以“支筇”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过程,筇杖在手,行走在寒冷的山中,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精神。“寒山”二字,不仅点明了季节和地点,也营造了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
“石磴连云陟”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壮观。石阶蜿蜒向上,仿佛与天相接,体现了山势的险峻和攀登的不易。同时,“陟”字生动地表现了登山者的努力与决心。
“兰若无人声,禅关堕黄叶”则将视角转向了山顶的寺庙——华严精舍。这里“兰若”指寺庙,与“无人声”形成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寂静与庄严。而“禅关”一词,既指寺庙之门,也暗含了内心的修行与宁静。最后,“黄叶”飘落,既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营造出一种深邃的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