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变二首·其一》
《纪变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元年建申月,慧出扫寒芒

势掩旁星布,光于中夜长。

连斥竟大老密奏文昌

台以司空坼,星知上将亡。

流通人事迩,仁爱帝心藏。

忽忆临崩诏,看天泪数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老(dà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用来尊称长辈。

寒芒(hán máng)的意思:形容寒气逼人的冬天。

流通(liú tōng)的意思:指货物在市场上自由买卖、交换的状态。

密奏(mì zòu)的意思:秘密传达消息或报告

仁爱(rén ài)的意思:仁爱指的是对他人的慈爱和关怀。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司空(sī kōng)的意思:司空表示常见、平凡、普通的意思。

文昌(wén chāng)的意思:指文才出众、学识渊博,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星布(xīng bù)的意思:星布指星星点点地布满,形容密集的分布或遍布。

元年(yuán nián)的意思:指某个朝代的第一年,也可以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初始阶段。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纪变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天文景象与人事感慨交织的画面。首句“元年建申月,慧出扫寒芒”点明时间是元年(可能指某一特定年份)的七月,彗星出现,光芒照亮寒冷的夜空。"势掩旁星布,光于中夜长"进一步描绘彗星的气势,它遮蔽了其他星辰,其光芒在夜晚显得格外明亮。

接下来,“连斥竟大老,密奏合文昌”暗指彗星的出现预示着朝廷高层的动荡,彗星被视为不祥之兆,暗示有官员被贬斥,而密奏则可能涉及军事或政治机密,联系到文昌星(掌管文运和科举),暗示文臣的命运。

“台以司空坼,星知上将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不安的氛围,朝廷中枢似乎因彗星的出现而裂痕显现,同时预示着高级将领的陨落。

“流通人事迩,仁爱帝心藏”转而触及人事,暗示彗星带来的不仅是天象变化,也是人心浮动,皇帝深藏仁爱之心,面对这样的变故感到忧虑。

最后两句“忽忆临崩诏,看天泪数行”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同情,他想起皇帝在危难之际或许会回想起过去的遗诏,看着天空中的彗星,不禁流下了悲悯的泪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天文景象寓言人事,展现了明朝初年的政治动荡和皇帝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雨中

苑上行云细袅袅,城边鸣雨忽垂垂。

炎天楼阁虚相映,燕地风尘日自悲。

沧海未通吴贡赋,黄河犹闪汉旌旗。

腐儒退食真何补,怅望寒江暮有思。

(0)

沈逸士来自吴下能诗善鼓琴间投篇什见讯顾馆于城中予以病不得造乃作此诗招致敝庄

寂寞秋山卧病年,美人劳赠白云篇。

陈蕃已下迎徐榻,王子宁回访戴船。

郭外楼台堪眺望,水边花树足留连。

广陵失后无新谱,莫惜携琴为我传。

(0)

寄边太常

不薄淮阳守,翻辞大省寮。

联翩追近地,奉引忆先朝。

碧落仙人馆,银河织女桥。

汉仪瞻卤簿,虞乐典箫韶。

日月旂常动,星辰剑佩摇。

耸身殊道路,回首隔云霄。

河内犹宜借,山阴岂见招。

乾坤五马贵,江海一麾遥。

雅识怀金奏,同游叹玉镳。

岁年只毂转,岐路一蓬飘。

鸾翮终难锻,莺迁本在乔。

九苞应不远,览德是何朝。

(0)

将雪有怀

长安十万户,骑马欲何之。

已动寻梅兴,空成采葛诗。

雪心知霰集,云意怯风吹。

今夜西堂烛,萧然有所思。

(0)

与徐生

念汝多风骨,论文亦有神。

常怀万里志,须爱百年身。

涉海方知水,为山不让尘。

眼前书史在,无限古今人。

(0)

怀李献吉二首·其一

闻君在罗网,古道正难行。

无使传消息,凭谁问死生。

东方元太岁,李白是长庚。

才大翻流落,安知造物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