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而睨之,曾无事于欂栌。
呜呼木乎,期我于远者欤。
这首诗是宋代王令的《樗高操》。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写山丘上的大树,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崇崇北丘,其上有樗。”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意境,北丘之上有一棵高大的樗树,给人以雄伟的感觉。
“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 远处的人们误认为那樗树如同房梁或柱子,形象地表达了樗树的高大和坚固。
“就而睨之,曾无事于權栌。” 当诗人走近观察时,却发现这棵 樗树与普通的栏杆没有两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里体现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心情,即使是再普通的事物,也能引起深切的联想。
“呜呼木乎,期我于远者欤。”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樗树的感慨,以及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似乎在询问这棵 樗树,它是否也能理解自己对远方亲友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樗树的描写,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无法触及的遥远物象的无奈与感慨。
去住相看作上元,交情不改旧词垣。
金莲影动笙歌沸,紫陌尘空车马喧。
樽酒流连忘夜永,衣裘疏散觉春暄。
河桥豫惜明朝别,细柳东风蜀道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