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九 生 日 明 /林 娙 西 风 入 户 起 长 嗟 ,岁 岁 重 阳 不 在 家 。不 许 光 鸿 常 举 案 ,何 须 悬 帨 向 黄 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长嗟(cháng jiē)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长叹不已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举案(jǔ àn)的意思:指将案卷举起,表示将案件提交审理的意思。也用来比喻提出问题或事情供讨论。
入户(rù hù)的意思:进入家门;进入别人的住所。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悬帨(xuán shuì)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帆船悬挂的帆被风吹得鼓胀。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鉴赏
这首明代林娙的《重九生日》诗,以重阳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西风入户起长嗟”,描绘了秋风萧瑟,西风吹入室内,引发诗人的深深叹息。这里的“长嗟”不仅指出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无奈。
次句“岁岁重阳不在家”,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在重阳佳节之际,无法与家人团聚。这一句通过对比“岁岁”与“不在家”,突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接下来,“不许光鸿常举案”,运用了“光鸿”这一典故,比喻夫妻恩爱,而“举案齐眉”则是古代形容夫妻相敬如宾的典故。此处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即使在家中,夫妻间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和谐相处,暗示了家庭关系的疏离或变故。
最后一句“何须悬帨向黄花”,“悬帨”是古代妇女在节日时悬挂手帕的习俗,这里借以表达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诗人反问为何需要通过悬挂手帕来寄托情感,实际上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过去温馨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以及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帝议以贾谊任公卿绛灌冯敬等害之乃毁谊曰洛阳年少擅权于是天子疏之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诸老谗言入,长沙远地留。
一闻天子议,众嫉少年谋。
自堕奸谀术,谁宽痛哭忧。
至今言绛灌,犹为孔门羞。
落花呈王如山监簿
满地飞花锦作堆,休言落后不如开。
爱渠不逐波流去,自在阴崖覆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