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郎谣》
《石郎谣》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乐府曲辞

南山石郎蓬颗将军远适南山下。

弓射石,石郎怒生火。

石郎告将军,猢戴汝髅,蚁穿汝踝。

家有鬼妻,厩有鬼马,不知石郎长年者。

长年者,石马戴郎不称殇,石妻望郎不称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称(bù chēng)的意思:不适当,不得体,不合规矩。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弓射(gōng shè)的意思:用弓箭射击目标。比喻有力地发起攻击或施展才能。

鬼妻(guǐ qī)的意思:指与丈夫感情不和、性格古怪、难以相处的妻子。

鬼马(guǐ mǎ)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灵,活泼调皮。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怒生(nù shēng)的意思:生气,愤怒

蓬颗(péng kē)的意思:形容头发散乱、凌乱不整的样子。

生火(shēng huǒ)的意思:点燃火焰,比喻激发斗志或引起行动。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石郎(shí láng)的意思:指年轻力壮、勇猛有为的青年人。

弯弓(wān gōng)的意思:比喻准备行动,做好准备。

望郎(wàng láng)的意思:指女子思念自己的丈夫或爱人,盼望他归来的心情。

有鬼(yǒu guǐ)的意思:形容有问题或有难度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状态异常。

远适(yuǎn shì)的意思:远离故乡,到达合适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石郎谣》,以南山石郎为隐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诗中,石郎象征着隐居或不被理解的人物,将军则代表外出征战的人。石郎因将军的远行而愤怒,射石并发出警告,暗示将军可能会遭遇不幸。

"弯弓射石,石郎怒生火"描绘了石郎的激愤之情,"石郎告将军,猢戴汝髅,蚁穿汝踝"则预示了将军可能面临的危险和困境。接下来,诗人通过"家有鬼妻,厩有鬼马",进一步渲染出阴森恐怖的氛围,暗示将军的归途将充满未知的恐怖。

最后两句"长年者,石马戴郎不称殇,石妻望郎不称寡","长年者"可能是指长久等待的石郎,"石马戴郎不称殇"意味着石郎虽无生命,但其象征的孤独和哀怨却超越了生死;"石妻望郎不称寡"则表达了石郎妻子对他的深情,即使他已非人世,她仍坚守着对他的期待。

整体来看,《石郎谣》以奇特的象征和隐喻,寓言性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夜逢故郡贺冬至使胡普二博士同宿

会宿本无期,欣逢两旧知。

问年惊别久,候晓畏朝迟。

寒涩高城漏,阳回上苑枝。

明朝使事毕,归骑又天涯。

(0)

登丘操

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

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

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

登青丘,有怀而作。

(0)

即景四首·其四

桃花杏花红白,蒲叶芷叶参差。

飞高飞下蝴蝶,行去行来鹭鸶。

(0)

赠婉素

同祀碧鸡神,丝萝又结姻。

文如谢道韫,书逼卫夫人。

冀缺终相敬,梁鸿不厌贫。

还能事荆布,归钓五湖滨。

(0)

早秋江墅晚步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顷麻。

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

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

老我不知官府事,水边吟到日西斜。

(0)

送句容刘少府回扬州

家具一车轻,囊书与短檠。

吏多难别意,人有去官情。

帆影江沉寺,箫声月到城。

竹西寻旧业,烟雨绿芜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