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流(ān liú)的意思:指人们安定流动,没有战乱和流亡的情况。
变态(biàn tài)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思想或事物的性质异常、反常。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倡乱(chàng luàn)的意思:倡导混乱、鼓动破坏秩序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临眺(lín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俯瞰风景。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掩涕(yǎn tì)的意思:用手掩住眼泪,表示悲伤或痛苦。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悲痛,诗人以“过颍州废境”为题,通过“倡乱伊谁始,频年战未休”两句开篇,直指战争的根源与持续时间之长,表达了对战争始作俑者的谴责和对战争不断延续的无奈。
“风云随变态,淮水尚安流。”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风云变幻无常与淮水的平静相对比,暗示战争虽然动荡不安,但自然界的某些方面依然保持着稳定,以此反衬出战争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绿野弥荆棘,黄沙惨髑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绿野被荆棘覆盖,黄沙中散落着骷髅,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给大地带来的创伤与死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最后,“移舟暂临眺,掩涕不胜忧。”诗人乘船暂时来到这片废墟,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掩面而泣,内心充满了忧虑。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战争受害者深切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结束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废墟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性,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